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1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推動對台CEPA 促進共同發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14]     我要評論

楊孫西

 由於香港毗鄰內地,在港台商多,兩岸經貿投資又持續熱絡,因此,儘管同業間競爭相當激烈,但相關投資依然暢旺。事實上,香港對外經濟關係的任何改變都將對台灣經濟產生持續而重要的影響,更何況CEPA對香港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可以相信在推動對台CEPA,促進共同發展方面,香港的中介地位將會進一步提升。

 今年元旦前,北京隆重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周年。胡錦濤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從六個方面提出了開拓兩岸關係新格局的主張,為加快祖國的和平統一再創條件。胡總書記的講話再次表達了中央對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大善意,以及對台灣同胞的殷切期望。值得關注的是,新六個方面首先提出「要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第二要「推進經濟合作,促進共同發展」。業界人士認為,兩岸關係三十年的變化是務實的演變。《告台灣同胞書》中所期盼的兩岸「全面三通」今已實現,兩岸經濟合作將會更全面地縱深發展,可發展到金融、運輸和物流等各個方面,而台商更期待下一輪兩岸CECA(「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談判亦會有實質性進展。

CEPA對台灣的積極意義

 據悉,「兩會」將比照港澳模式簽署兩岸CEPA等議題,協商內容包括兩岸金融、證券和保險合作,以及陸資入島問題的推進,台商在大陸投資轉型升級,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和兩岸經濟關係制度化等。眾所周知,CEPA即《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即自2006年1月1日起,輸往內地的原產於港澳的產品全面實施「零關稅」。目前已享受到零關稅優惠的港澳產品已達2178種,基本囊括了港澳全部現有產品,並有預留空間。內地在金融、法律、會計、建築、旅遊、醫療和物流等40個領域分別對港澳實施了221項和209項開放措施,涉及內地30多個政府部門。

 事實上,CEPA不僅刺激盤活了香港經濟,也為內地經濟帶來了機會,給內地居民帶來了實惠。據了解,當包括化妝品在內的273類4000多種香港產品,以零關稅的面孔出現在祖國內地市場上,引發了新的消費熱潮。另一方面,CEPA在香港的實施,也促使台灣對香港的投資加快。在CEPA的吸引下,更多台商企業加快來港投資發展,投資項目主要以金融保險業為主,其次為電子電器產品製造業,目的是以香港公司名義享用CEPA優惠,加快進入大陸。

促成「大中華區經濟圈」

 從宏觀角度看,CEPA的基本目標是:逐步取消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逐步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提高雙方的經貿合作水準。簽署CEPA是中國經濟一體化戰略的重要環節,是構建祖國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的「大中華經濟圈」的起點,是實質性區域經濟合作的第一步,其追求的利益是長遠的,造成的影響也將是廣泛而深刻的。首先,CEPA將增強中華經濟圈的經濟影響力與輻射作用,台灣難以置身其外。目前,港澳已通過CEPA成功地獲得了祖國內地廣闊的發展腹地,隨著港澳從中獲得的利益日益顯著,台灣將無法迴避「大中華經濟圈」對島內經濟的影響。

 現在世界經濟的突出特點一是經濟全球化,二是區域集團化。世界上發達國家幾乎都已經融入到這個洪流之中。中國參加區域經濟合作,最為可行的方案就是建立「大中華自由貿易圈」,即把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建成大的自由貿易區。目前,正值金融海嘯,兩岸三地的合作看來更為重要。專家預期,兩岸實施CEPA後產生的深層影響,將大幅增加內地、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整合與一體化,進而形成「大中華區經濟圈」。

香港中介地位將獲提升

 眾所周知,香港長期以來就在兩岸關係特別是兩岸經貿關係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橋樑與紐帶作用,台港關係發展對台灣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這一點僅從台港航線的熱絡程度便可見一斑。現在,內地和台灣的金融業都未完全開放,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兩岸全面的大規模經濟合作需要依賴香港作中介。尤其CEPA中有關金融服務業的條款,對合資銀行投資香港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亦有利於其利用香港CEPA優惠加快進入祖國內地。據台灣《工商時報》報道,華南銀行是第一家進入香港開設分行的合資銀行,分行在港開業至今已逾10年,業務一直穩步發展。近幾年來,台資銀行在港開設的分行已急升至13家。

 由於香港毗鄰內地,在港台商多,兩岸經貿投資又持續熱絡。因此,儘管同業間競爭相當激烈,但相關投資依然暢旺。事實上,香港對外經濟關係的任何改變都將對台灣經濟產生持續而重要的影響,更何況CEPA對香港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可以相信在推動對台CEPA,促進共同發展方面,香港的中介地位將會進一步提升。

相關新聞
珠三角化解金融危機的新舉措 (2009-01-14)
推動對台CEPA 促進共同發展 (2009-01-14)
中國版迪士尼的多維解讀 (2009-01-14)
多管齊下 保就業市場穩定 (2009-01-14)
應設醫療服務申訴專員公署 (2009-01-14)
兩岸和平發展的路向 (2009-01-13)
「跨過深圳河」的語言 (2009-01-13)
中美關係30年嬗變 (2009-01-13)
如何看待中學教育微調政策? (2009-01-13)
金融海嘯改寫世界秩序 (2009-01-13)
粵港澳合作新契機 (2009-01-12)
醫療事故停不了 員工問責須加強 (2009-01-12)
硬中更硬 軟中更軟的「胡六條」 (2009-01-12)
西方媒體令世界不安寧 (2009-01-12)
面對逆境 自我開解 (2009-01-12)
兩岸政治關係需要集思廣益 (2009-01-10)
家暴條例修訂應慎重 (2009-01-10)
中美關係的戰略發展方向 (2009-01-10)
購買美國國債是否划算? (2009-01-10)
台灣國際空間問題需法律先行 (2009-01-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