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警惕美國經濟「硬著陸」風險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27]     我要評論

陳振東 全國政協委員

 美國經濟有硬著陸的風險,必將對我國經濟產生重要的負面影響。中央政府對此應早作考量,並且堅定不移地加大我國提振經濟的力度,多管齊下實現保八目標。

美經濟硬著陸三大誘因

 之所以得出上述結論,首先在於美國是這次世界金融危機的發源地,「有毒」金融資產高度集中在美元,而最值得警惕的是,國際資本正在出現「離開美元」的趨勢。根據美國財政部最新公佈的數據,去年10月份美國長期資本流出有4億美元,11月份則激增到217億美元,雖然11月的總資本流入還高於當月貿易逆差,但是二者的差值正在迅速縮小。一旦資本流入小於貿易順差,美國政府的經濟刺激計劃就會流產。當然美國政府還有一招就是多發美元,目前來看,美國政府也的確被迫走上增發貨幣的道路,但這將徹底毀掉美元的信譽。值得高度警惕的是,美元一旦出現崩盤,不但將對大量持有美債的我國造成重大衝擊,堅持與美國保持聯繫匯率的港元亦難獨善其身,中央政府及香港當局對此均應早作考量,避免掛鉤匯率引發對香港經濟民生的嚴重傷害。

 其次,全球性失業浪潮席捲全球。據國際勞工組織估計,如情況繼續惡化,全球失業人數有可能創下5千萬人的二次大戰以來的最壞紀錄。同樣,國際貨幣基金會預測的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只有0.5%,同樣是二戰結束以來的最低水平。

 其三,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並有進一步下滑趨勢。美國已步入零利率時代,且必然會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維持在此水平。而與此同時,美國過度擴張的財政政策令人擔憂。08財政年度美國財政赤字達到4380億美元,創歷史最高紀錄,專家更預測美國09年的財政赤字將突破1萬億美元!因此,無論是從經濟基本面和美國的宏觀經濟政策來看,美國經濟都有硬著陸的高度風險。

我國經濟面對的三大直接危險

 美國以及世界經濟的這種走勢,必將對我國經濟產生重要的負面影響。

 一是對我國人民幣匯率以至樓價股市的影響。多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基本保持穩定。但如美元出現「硬著陸」,人民幣對美元或人民幣對非美元貨幣的匯率波動將迅速增大,而外資可能的大規模進入或撤出,均會對我國經濟安全造成衝擊。

 二是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以及我國物價的影響。美元走軟,以美元計價的國際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勢將上漲,國際油價和糧價均會反彈,有可能形成新一輪的全球資產價格高漲。從而令我國企業生產成本上升,通脹又再抬頭,進而威脅宏觀調控的成效。

 三是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影響。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量居各國之首,美元貶值,我國必然要承受巨大的匯率損失;且國際大宗商品因美元走軟而價格上漲,美元資產的實際購買力將下降。

提振我國經濟應對風險的五項建議

 一,必須確保中國外匯儲備成為中美經濟穩定的基礎。中國的美元資產估計高達17000億美元,是美國的最大債權人。在相當大程度而言,中國外匯儲備已是中美兩國關係以至經濟穩定的基石。中國政府在這一點上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不應聽信部分激進專家的意見,輕易改變目前的外儲結構,令國家經濟陷入易被攻擊的險境。

 二,利用當前有利形勢,敦促美國以及歐盟對華全面開放市場,打破不合理的高科技及武器禁運。同時要求重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會,增加中國的股份比例,允許中國參與決策機制,並重整國際金融監管機制。

 三,善用中國巨額外匯儲備,更好地為國內建設和民生服務。1.積極擴大基礎設備和戰略資源進口,建立重要戰略資源包括石油、鐵礦、鈾礦儲備。2.適時適度加大對外戰略性直接投資,果斷增加對戰略性礦藏、油田、森林的投資或收購。3.有針對性地加大外國先進軍工科技、軟件開發、機械製造、電子、重化工業等方面的技術引進、專利收購以及人才培訓合作,以大大加快我國相關產業、產品以及人才的更新換代。

 四,本人再次強烈呼籲國家積極研究設立外匯環流基金,為最終推動亞洲圓的誕生作好準備。人民幣在我國相鄰地區已日益成為一種實質上的流通貨幣。為此,我國應設立「中國外匯環流基金」,向中國13個陸路鄰國發放外匯環流中長期貸款,支持這些國家改善社會基礎設施。還款條件可較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貸款更優惠,但應規定貸款的半額,必須用於購買中國設備和技術。「中國外匯環流基金」的董事會和理事會,可上述13個國家的財政高官以及香港的金融管理局首腦及銀行家參與。

 五,參考香港樓市經驗,動用部分外匯儲備金推動「居者有其屋」計劃,拉動房地產市場並改善民生。根據香港多年的發展經驗,房市旺,則百業興;房市淡,則百業沉。中央應果斷向房地產業伸出援手,將之作為振興經濟改善民生的重大措施。國家可參照香港施行「居者有其屋」計劃經驗,由政府獨資或與發展商合作興建樓房,以低於市值售予低收入階層,將來市民出售樓房時,要補回市值差額,若有利潤,則與政府共分。

 這一計劃的優點在於中央或地方政府少出資甚至不用出資就能重新啟動樓市,既能滿足廣大市民置業要求,又能鼓勵市民出資與政府齊心合力振興經濟,進而帶動水泥、鋼鐵、木材、建築、裝修、電器等70多個行業的興旺,實質拉動經濟的效益和對民生的改善,更勝於築路架橋。

相關新聞
警惕美國經濟「硬著陸」風險 (2009-03-27)
解讀美國「去毒」方案 (2009-03-27)
示強的感覺真好 (2009-03-27)
「戴大砲」越俎代庖 (2009-03-27)
千金市馬骨 (2009-03-27)
政客扭曲實習計劃 (2009-03-27)
應訂立金融管理局條例 (2009-03-27)
關於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 (2009-03-26)
爛蘋果比爛 你怎能不生氣 (2009-03-26)
日本政壇亂象誰之過? (2009-03-26)
歷史建築 香港財富 (2009-03-26)
為何港人只看一個電視台 (2009-03-26)
港台之事好辦也 (2009-03-26)
大國在亞洲重心展開新角逐 (2009-03-25)
清醒看待當前經濟形勢 (2009-03-25)
香港政協委員的定位 (2009-03-25)
不戰而退外國公司 (2009-03-25)
同性戀不宜合法化 (2009-03-25)
續售居屋惠及市民 (2009-03-25)
一個泡沫掩一個泡沫 (2009-03-2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