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人 資深傳媒人
生產力促進局之前被網友狂轟不支持本地創作,局方亡羊補牢,在香港國際影視展加插了一個「2008DigiCon6大賞香港區證書頒發典禮」,表揚了四個入圍的本地創作單位。
不過,這種表面功夫對支持推廣香港的創業產業並沒有太多實際幫助,因為,這關乎香港政府一向的作風及基本制度問題。
香港政府承傳英國的文官制度,任何事情都由政務官一手包辦,政務官在行政領導方面的經驗毋庸置疑,但這種嚴守制度的訓練,令他們缺乏創意產業必具的想像力,所以,由政務官主持的生產力促進局,自然也無法追得上形勢,推動香港創意產業的發展。
其實,香港經濟轉型經過多年仍未能找出正確方向,創意產業可說是唯一希望,政府應該將更多的資源和注意力落在這一方面,不過,決不能再沿用目前編制,應重用真正有創意及有能力的人,才有希望在這一方面取得突破性成績。
戰國策中有一個千金市馬骨典故,說的是某國君,想用重價徵求千里馬。宮况一個職位低下的小侍臣自告奮勇;三個月後,侍臣帶了一副千里馬骨頭回來,國君怒斥道:「你買這死馬回來有什麼用」?侍臣答道:「請國君息怒,如果一匹死馬您都願意昂價買了,這消息傳開,還怕沒有人上門獻馬嗎?」後來,不出一年,國君果真買到了三匹千里馬。
今日,能令香港得到千里馬的人決不是那些循規蹈矩的政務官,而是那些大膽而有遠見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