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岳珂在《行實編年》中對祖輩識馬之才的虛美,反映其治史態度。
安立志
似乎所有的「對」,都是兩人以上且事有主次,比如《隆中對》的主角是諸葛亮,《窯洞對》的主角是毛澤東。標題的「誰主《良馬對》?」意思很清楚,就是在這次「對」中,主角是誰,搞不清了。
「良馬對」的故事,發生在南宋初年。高宗趙構與馬的關係,見之於話本的,有泥馬渡康王的傳說;見之於史傳的,就是這則《良馬對》。這個窩囊皇帝,在金兵南侵,河山淪陷之際,他卻是一個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庸碌之輩,但他偏偏以識馬自詡,似乎堪與伯樂一比。為避訛誤,抄一段史料:
上與輔臣論兵器,因曰:「前日岳飛入對,朕問有良馬否,飛奏『舊有良馬,已而亡之。今所乘,不過馳百餘里,力便乏。』此乃未識馬故也。大抵馴而易乘者,乃駑馬,故不耐騎而易乏,若就鞍之初,不可制御,此乃馬之逸群者,馳驟既遠,則馬力始生。」(《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
從這則轉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次對話的主角是趙構,不是岳飛。在這次對話中,趙構以皇帝兼專家自居,他不僅居高臨下地指出岳飛「未識馬」的弱點,而且對駑馬與良馬的區別和特徵,進行了概括與描述。在此次對話的40多天前,也就是這一年(紹興七年)的正月初四,他在與張浚的一次對話中,就曾炫耀過他的識馬功夫。「張浚曰:『臣聞陛下聞馬足聲而能知其良否。』帝曰:『然。聞步驟之聲,雖隔牆垣可辨也。』」(同上)在識馬的問題上,趙構聞聲辨駑駘,隔牆識騏驥的本事是否有吹牛之嫌,姑置不論,據宋史專家鄧廣銘先生考證,有關此事的記載,現存多種典籍,彼此相互佐證,且記述大體一致。因此,他認為,這則史料「本身是無可置疑的」。
然而,在岳飛死後60多年,岳珂在為其祖父岳飛編著的《鄂王行實編年》中,卻有一段與上述史料完全不同的記載。為便於對照,抄錄如次:
因問先臣曰:「卿在軍中,有良馬否?」先臣曰:「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臣有二馬,故常奇之。日噉芻豆至數斗,飲泉一斛,然非清潔,則寧餓死不受,介冑而馳,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里,始振鬣長鳴,奮迅示駿。自午至酉,猶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無事然。此其為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遠之材也。值復襄陽,平楊麼,不幸相繼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過數升,而秣不擇粟,飲不擇泉,攬轡未安,踴躍疾驅,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斃然。此其為馬,寡取易盈,好逞易窮,駑鈍之材也。」上稱善久之,曰:「卿今議論極進。」
不避冗贅,抄了一大段,目的只在於揭示一個問題,在岳珂筆下,這《良馬對》的主角,如何從皇帝趙構變成了乃祖岳飛。在皇上臨時發問、臣下倉卒應答的情況下,乃祖竟然洋洋灑灑、滔滔不絕,系統地、深刻地向皇帝闡述了他的相馬經,而以識馬自負的趙構,倒成了一個只會傾聽、點頭稱是的陪襯。尤為可疑的是,據鄧廣銘先生考證,在《行實編年》問世前的所有史冊中,趙構與岳飛關於識馬問題的對話,均與前引史料大致相同,完全找不到任何載有這篇岳珂版《良馬對》的任何記錄,而載有這篇岳飛相馬鴻論的最早版本,恰恰出於岳飛之孫的《行實編年》。問題出在哪裡呢?歷史學家的研究結果證明,這篇被列入2006版《當代學生》高中文言文選本的古文,並非出自岳飛之口,倒極有可能出自乃孫的生花妙筆。
中國作為聞名於世的文明古國,雖屢遭兵燹,但浩瀚的歷史典籍仍為世界所罕見。然而,有好的史料,不等於有好的史觀,「『子為父隱,直在其中』,《論語》之順也;略外別內,掩惡揚善,《春秋》之義也。」(唐.劉知幾《史通》)早已成為前賢的通例。可以想見,這些出於歷代史家的記述,曲詞阿世者有之,諛言媚主者有之,文過飾非者有之,刻意醜詆者有之。有多少選擇性的記述,就有多少選擇性的遺忘;有多少選擇性的溢美,就有多少選擇性的抹黑。在「古來唯聞以直筆見誅,不聞以曲詞獲罪」的社會氛圍中,所謂「晉之董狐,書法不隱」,「齊之南史,直書崔弒」,倒成了鳳毛麟角的史家絕筆。岳珂的《行實編年》,出於對先祖的褒美與讚頌,是否也屬於「事每憑虛,詞多烏有」,這篇《良馬對》,至少提供了一個不好的範例。人們自然會由此推斷,在記述史實方面,「用捨由乎臆說,威福行乎筆端」,並不是極其偶然的史家風氣,以致於餘緒所至,直至今日,或作傳、或編志、或修史,出於親情、世誼、利益、名節等的忌諱和考慮,由此形成的典籍,不可能具有任何意義上「可以知興替」的鏡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