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李雪穎28日電】內地31省市一季度經濟盤點數據全部出爐,與全國GDP平均增速6.1%相比,上海、浙江、廣東這幾個沿海外貿大省,受金融危機重創,增速排名「墊底」,其中上海的工業增加值更首次出現負增長。與此同時,中西部地區卻令人「眼前一亮」,不僅增幅大多突進至雙位數,環渤海經濟圈的天津更是以16%增速位居榜首。政府部門專家認為,金融危機加速了內地的區域格局調整,一方面,作為中國傳統經濟引擎的長三角、珠三角遭受重創;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區和環渤海經濟圈經濟正在加速崛起。
作為中國經濟總量和進出口總值的「一哥」,廣東一季度外貿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驟降23.1%,拖累全省一季度GDP僅增長5.8%。上海、江蘇、浙江等3個外貿大省中,除江蘇繼續保持較高增長外,上海、浙江的GDP增速分別為3.1%和3.4%,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北京政府部門專家對本報表示,廣東、浙江等傳統外貿大省,由於外向型依賴程度較高,所以在金融危機致使海外市場萎縮之時,所受到的衝擊也較大,而中部省份外向型依賴度低,長久以來主要服務內需市場,所以在中央政府啟動擴大內需措施後,經濟發展較好。
這位專家表示,一季度GDP增長較好的省份,其投資增長速度亦是很高。傳統外貿大省江蘇省一季度能夠實現10%以上的增速實屬不易,這主要也是來自於投資的帶動。數據表明,一季度江蘇省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了23.6%。
上海工業增加值首「告負」
而作為市場經濟發展比較充分的浙江省,則感到投資不足對經濟發展帶來的深刻影響。浙江省中小企業、輕紡等加工型產業比重較大,受惠於去年以來中央在基礎設施方面擴大投資的程度相對較小,而受房地產不景氣影響則相對較大,浙江一季度GDP增長僅為3.4%。
在東部沿海省份中,上海GDP增幅則排名最後一位,僅增長3.1%,只相當於全國平均增速的一半,這是上海繼去年上半年GDP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後(當時上海GDP同比增長10.3%,而全國平均水平為10.4%),今年又一次低於全國平均增速。
上海市官員認為,工業生產下滑,直接拉低了工業投資乃至社會固定自產投資的增速。數據顯示,上海工業增加值季度數據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今年首季,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1055.23億元,同比下降9.7%—其中,重工業增加值下降11.5%﹔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為353.23億元,下降18.7%,一季度社會固定自產投資902.29億元,僅增1.7%,同比回落4.1個百分點。
在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看來,儘管遭受金融海嘯的衝擊最為嚴重,廣東等東南沿海地區不僅有多年來經濟飛速發展所積累的物質基礎,而且其市場機制也相對比較完善,主要官員駕馭經濟全局的能力和企業家質素堪稱上乘,所以最有能力戰勝這場危機。
七成省市呈現回暖跡象
他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講,沿海經濟遭受金融危機衝擊也是件好事。這些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然而在當前經濟危機的生死存亡關口,很多企業不得不認真反思,嚴峻形勢迫使他們不得不轉變以往粗放的增長方式,提高創新能力。
姚景源還對記者表示,在一季度各省市的經濟運行中出現了可喜的現象,全國31個省市中,有21個省市的工業增長速度都處於穩步回升之中,這表明全國七成省份的工業回升,亦是中國經濟回暖的重要表現。
中央領導巡迴打氣 調研魯粵蘇 鼓勁前三甲
一季度的經濟運行對於全年經濟整體走勢意義重大,而全國經濟總量「前三甲」的廣東、山東、江蘇的走勢情況對於「保八」更是至關重要。在近10天內,中央領導已經分別到廣東、江蘇、山東這3個經濟總量「狀元」、「榜眼」、「探花」的省份視察。
胡總:頂住困難 贏得發展
在山東考察期間,國家主席胡錦濤指出,在危機面前,誰能頂得過去,誰就能贏得更大發展。國家採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讓企業有信心,企業也要讓員工有信心。
總理溫家寶則自去年7月之後,9個月內第三次來到廣東省考察工作。他強調,廣東經濟在全國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要把深化改革開放同加強科技創新結合起來,力爭在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江蘇調研時指出,今年一季度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0.2%,在全球經濟處於深度衰退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是難能可貴的。希望江蘇省堅持把保增長與保民生、保穩定統一起來,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數據顯示,排在經濟總量前5位的廣東、山東、江蘇、浙江、河南5個省,去年經濟總量達到13.6萬億元人民幣以上,佔到全國去年國內總值300,670億元的四成多。
全球能源需求下跌 山西負增8.1%包尾
在內地31省市的GDP榜單中,天津以16%的增速高居榜首,而山西則以負8.1%「包尾」,同時也成為唯一首季經濟呈負增長的省份。此間政府專家表示,投資的大幅增長帶動了天津的整體經濟,而山西的負增長主要受累於經濟結構單一,能源需求下跌。
榜首天津GDP增16% 投資升42%
天津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天津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6%。這一數字列全國各省市之首。與之相對應的是,一季度,天津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42%以上。這其中,天津濱海新區今年一季度完成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了2.45倍。
這位專家表示,近年來,山西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能源,而在金融危機衝擊下,隨著對能源需求的減弱,山西首季經濟呈現下降局面。
山西的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山西省生產總值完成1309.2億元,下降8.1%;工業經濟繼續走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累計完成增加值599.6億元,同比下降22.4%。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除水泥外,均出現下降。
振內需高投資 支撐高增長
在沿海外貿大省經濟大減速的同時,中部省份和環渤海地區的經濟增長之快讓人為之一振,不少省份的一季度增幅均達到兩位數。數據顯示,內蒙古一季度全區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8%;安徽省同比增長11.6%;湖北省一季度則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0.2%,天津同比增幅更是高達16%,即使處在地震災區的四川和重慶,今年一季度生產總值也分別實現了10.8%和9%的增速。
此外,四川省一季度實現10.8%的增長,在較大程度上也來自投資的增長。四川省統計局的信息顯示,在災後恢復重建及擴大內需投資項目的強力拉動下,四川省投資增長明顯加快。其中,重災區投資成倍增長。成都等6個重災地區完成投資1198.4億元,增長97.4%,比四川全省平均水平高19.2個百分點,拉動全省投資增長48.8個百分點,對全省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62.4%。
政府專家表示,保持高增長的省份除內需的拉動外,投資的拉動作用更為直接。
廣東「一哥」地位難撼
雖然中部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的省份經濟增長較快,但專家認為,由於經濟基礎相差甚遠,這些省份的經濟總量趕上廣東等經濟大省,仍較困難。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對本報表示,廣東「一哥」地位不會因為金融危機而改變。雖然東南沿海省份雖然受到金融海嘯衝擊最大,但同時也最有能力戰勝這場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