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近年來,外交官員年輕化的步伐明顯加快,年輕的外交官已成為外交隊伍的生力軍。外交部十分重視和關心年輕外交官的培養以及外交隊伍的建設。中國現有五千多名外交官,其中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外交官,佔外交部幹部總人數的將近一半,在各項外交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是很多年輕人夢寐以求的地方,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前赴後繼,懷著對國家的忠誠與熱愛,懷著對國家外交事業的景仰,選擇外交作為自己終身奮鬥的事業。外交事業也是一項非常神聖的事業,外交官要面對的是國家的最高利益。若果愛國對普通人來說,是一種非常樸素的情感的話;但對於外交官來說,會是一種政治的要求,要視外交工作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重榮譽不重待遇
外交官每次工作都是代表十三億中國人,代表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儘管在當前的經濟條件下,與外面一些大公司、大企業相比,外交部的待遇並不是最好的,但在外交部工作的年輕人,大多並不是看重收入,而是透過從事外交工作,為國民服務,並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且,外交官這份工作給他們帶來榮譽感和榮耀感,也是其他行業無法比擬的。
周恩來總理曾說:「外交人員是文裝解放軍」,而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許多青年剛進入外交部,就被派往艱苦、戰亂的地區工作,他們大都服從國家的安排,一幹就是好幾年。例如前任外交部幹部司副處長、現中國駐法國領事館一級秘書吳小俊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於1997年7月加入外交部,經過短暫的培訓後,在1998年初即被派往剛結束內戰的非洲國家—剛果共和國,參加恢復大使館的工作。
因為面臨的是一個新政府,以及很多新的工作,情況的確會較艱苦;但對於在農村成長的吳小俊來說,苦頭並不會把他難倒,反而是覺得有些「悲壯」,因為剛從校門跨出來,一下子就跑到剛果首都布拉柴維爾,那裡戰亂甫定,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治安狀況非常惡劣;而中國大使館歷經了交戰雙方炮火的破壞,受損嚴重,對第一次駐外的年輕外交官來說,所面對的困難和危險,令人難以想像。
赴前線戰火歷練
吳小俊憶述,當時使館遭到嚴重的破壞,辦公室連腳都踩不進去的情況歷歷在目,他一人承擔大使秘書以及辦公室和研究室的工作。全市燃油中斷,使館用油也很緊張,只能從當地個人手中二十升、五十升的收集,最終收集到了一萬升柴油,解決使館在非常時期的用油問題。
當時,剛果政局尚未徹底穩定,反政府軍和政府軍經常發生衝突。有一次,戰事又起,在邊境封鎖的危急態勢下,吳小俊冒著生命危險外出,設法聯絡船隻撤離當地華人僑民。大街上都是大兵拿著槍、軍車和坦克車來來往往,他拿一面國旗,開著麵包車,把僑胞送到碼頭,因為非洲對中國人非常友善,總算安全完成任務。
為中國正名 糾辱華稱謂
對於年輕的外交官,主持梁愛詩也接觸了不少,她覺得他們給人的印象是溫文爾雅,談吐大方,同時生氣勃勃,充滿信心而有學識,可以準確分析局勢,善於溝通。在國際間的交往,用詞是非常重要,適當的用詞,可以避免問題,不適當的字眼,可能引起紛爭。
「中國」,英文讀作China,早於隋唐時期的漢譯佛經中,就已有「支那」的梵文譯音。於上個世紀初,日本政府曾經用「支那共和國」稱呼中國,引起中國民間和官方不滿。時至今日,輕視、敵視中國人的外國人,會以Chinaman —支那人稱呼中國人;以下是一位年輕的外交官,如何運用說話技巧,令印尼政府不再使用「支那」,這一個帶有侮辱中國的字眼。
現任亞洲司副處長的沈敏娟(見圖),是外交部培養的印尼語高級翻譯,她的翻譯水平得到兩國高層及印尼華界的推崇,打破了中國印尼多年互訪時,使用英文翻譯的局面。
1990年中國與印尼恢復外交關係,兩國關係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但長期以來印尼依然沿用對中國帶有歧視的稱謂「CINA」。
2001年10月,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訪問印尼,這是自1990年李鵬總理訪問印尼以來,中國總理首次對印尼進行正式訪問,沈敏娟隨同出訪。在給朱總理做翻譯的時候,她把握時機大膽起用曾被印尼禁用的中國國名稱謂。會晤的印尼領導人在看到、聽到沈敏娟翻譯時使用「TIONGKOK(中國)」和「TIONGHUA(中華)」稱謂之後,他們也改口開始從「CINA」或者是「支那」,調整為TIONGKOK(中國)和TIONGHUA(中華)這種稱呼。
見證北京「非典」解嚴
跟沈敏娟一樣,戴慶利也曾是一名年輕的高級翻譯,她在1996年進入外交部翻譯室,多次隨胡錦濤、溫家寶等領導人出訪,並且還擔任過溫家寶總理「兩會」記者招待會的現場翻譯。戴慶利最大的感受就是親身參與重大的事件,2003年,正值北京「非典型感冒」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戴慶利承擔了五場衛生部記者會的翻譯工作;2003年6月22日,衛生部召開最後一場記者會,戴慶利作為現場翻譯,見證北京宣布「雙解除」的時刻,而且這句說話,是通過她的嘴巴宣布的,令她覺得高興和興奮。
港人入職外交部 技術細節待時日
不少香港的學生和年輕人都有機會參觀中國政府部門,其中包括外交部。當他們聽到介紹外交官工作情況時,都會覺得很有趣,具挑戰性;很多人都會問,如何才可以加入外交部?
港學子嚮往外交工作
加入外交部必須是中國公民,在內地有居住權,持有大學本科生或以上的學位,除中、英語外,更要懂得至少一種第二外語,體格、品德良好,熱愛國家和外交工作,申請人必須考公務員公開試,在外交部招聘時通過筆試、口試才能夠被錄取。今天香港人要加入中國外交部,尚有一些技術上問題,不過當外交官,確實很有使命感和榮譽感。
外交部副部長李金章指出:「新一代的外交人員,普遍接受過系統良好的學校教育、在職培訓,學習和外交實踐的機會也比較多,整體素質在不斷地提高。他們年富力強、積極進取、思維活躍、努力創新、敢打硬仗、善打硬仗,年輕幹部可以說已成為我們外交戰線上的生力軍。」
今次參與這節目,令主持梁愛詩覺得「弱國無外交」果是真理,當清政府腐敗無能的時候,中國人受盡凌辱;在新中國建立初期,西方國家對國家實行封鎖禁運,意圖扼殺新中國。隨著30年的改革開放,國家的經濟建設走上了軌道,同時營造出良好的國際環境,跟各國搞好關係,從共同利益出發,轉鬥爭為合作,求同存異,堅持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不搞霸權,發揮「以和為貴」的傳統思想,推動和平。
今天中國崛起,外交實在發揮了很大作用,這齣片集揭開外交的神秘面紗,而且讓公眾了解到外交官溫文得體背後的勤勞、心血、辛酸和犧牲,外交官跟外界接觸,一舉一動都代表中國人民,他們要有高深的學問、教養以及智者的風度,還要具急智,有堅強意志,忠於國家,忠於人民的情懷,不卑不亢,塑造中國國民的風範。
回歸祖國靠山強 港商興訟腰板硬
曾經有人疑問,香港回歸,成為中國一部分之後,香港在國際上有甚麼實質的分別?
這個問題,可以拿兩宗在1997年香港回歸前後在美國發生的訴訟來說明。第一件案例發生於1996年,一間香港貿易公司要向美國聯邦法院,起訴兩間美國公司違約,本來香港貿易公司備有充分的證據,原以為十拿九穩,但最後竟然敗訴。
根據判詞,因當時香港只是英國殖民地身份,而並不是一個國家;依照美國法例,美國聯邦法院並不承認香港公司具有「外國法人」身份,所以法院就不能受理這訴訟。當時的英國政府,不知何故,完全沒有提供協助,最終令這港商蒙受損失。
97前後 成敗關鍵
到了97年回歸之後,又發生另一宗類似的訴訟,情況卻很不同。
在美國進行訴訟的第二宗案例發生於1999年,一間香港紡織公司要起訴一間美國公司違約,但根據先前所說的案例,美國聯邦法院同樣不承認香港公司具有「外國法人」身份而不能成案的。但今次的訴訟發生於1997年7月1日之後,香港已經回歸,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家香港紡織公司向特區政府要求協助,特區政府於是請中國外交部就這個問題發出一份證明書,說明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中國領土之中的一個城市,按香港法律組織的公司享有中國法人的地位。
美國聯邦法院接納香港是一個國家的一部分,所以就具備訴訟時需要的「外國法人」身份,法院有司法管轄權。最終,香港紡織公司勝訴,獲得在美國聯邦法院起訴權,追討賠償損失。這案件的意義很大,因為已經成為美國的案例,以後香港的公司、機構,皆擁有「外國法人」的司法地位,在美國受到法律保障的權利。
「駐港公署掠影」
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楊子剛 主持(見圖)
為了進一步貼近香港同胞的生活,公署於1999年建立了網站,歷經兩次改版後,網站現在有「公署簡介」、「一國兩制」、「涉港外交」等十個板塊,三百零一個欄目,漢英雙語,圖文並茂,讓大家全面展示了國家政治、經濟、文教等領域的發展情況,介紹「以人為本,外交為民」的中國外交,以及涉港外交工作,並及時傳遞中央對港政策信息。
外交部駐香港特區特派員公署網址 http://www.fmcoprc.gov.hk/chn/
中國外交官紀實第10集:青春外交(完)
主持:前律政司司長梁愛詩
播映時間:有線財經資訊台4月25日(星期六)晚上7時30分及10時播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