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發展知識型經濟的困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24]     我要評論

宋小莊 資深評論員

 6月22日,行政長官發表《發揮潛力邁向知識型經濟》。同日,因應金融海嘯由行政長官設置的經濟機遇委員會召開最後一次(第五次)會議,提出多項措施,在香港推動教育、醫療、檢測認證、環保、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等六項產業。

 上述產業,政府認為都是知識型經濟的產業。根據行政長官和經機會的意見,香港「具有優勢」,可以「發揮潛力」,「都建基於香港品牌的軟力量」。只要經機會提出具體建議,政府在政策上作出適當的扶持和配合,加上香港品牌的力量,就會有「事半功倍發展」。

教育和醫療難稱產業

 對政府而言,教育和醫療絕不是產業。在2009-10年度預算案中,教育經費是538億港元,衛生經費是357億港元,分別佔經常公共開支的22.3%和14.8%,故只能稱之為花大錢的「事業」。政府之所以要將「事業」發展為「產業」,無非是:(一)創辦私營大學,建立私營醫院,按高於成本收費盈利;(二)在公營大學和醫院中,增加自費的比例。

 果如是,則自費的學生和病人主要只能來自內地和海外,而非來自本地。如要求本地學生和病人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自費求學、自費求醫,勢必引起公憤。如來自內地和海外,則有能力付費才來,無能力就不來,兩相情願,並非沒有可能,但必須作具體分析,不能天馬行空。

 以香港有基礎的醫療服務為例而言,根據2005年《創設健康未來—檢討日後醫療服務模式討論文件》的安排,香港的醫療服務分為基層醫療、醫院服務和特別醫療服務三層架構。香港的一般診所、家庭醫生等基層醫療服務對內地和海外自費病人沒有吸引力,第二層醫院服務和第三層特別醫療服務才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政府已預留四幅土地供申辦私營醫院之用。

提升自身競爭力是關鍵

 但有一定吸引力未必就有競爭力。據醫管局統計,目前香港公營普通病房平均成本是3290元/日,專科門診平均成本是740元/次,急症服務平均成本是700元/次。上述價格成本偏高,還沒有考慮作為產業所必須添加的利潤。內地名院、名醫門診遠低於上述費用,內地住院加上家屬陪伴也遠低於上述費用。上述種種費用,也高於台灣和新加坡,香港缺乏競爭力。

 目前,香港唯一有競爭力的醫院服務是婦產科,內地孕婦趨之若鶩。香港的婦產科屬於世界先進水平,每千嬰死亡率為2.4人,比日本2.8人,澳洲5.0人,英國5.1人,美國6.9人和內地(城市)8人都要強,但這並非內地孕婦來港產子、香港有關中介服務紅火的主要理由。主要理由是有附帶價值:(一)避免超生罰款;(二)子女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資格。如以婦產科作為各專科的標準,可以生意滔滔,恐是美麗的誤會。

 至於特別醫療服務的對象,是危重病人,如內臟骨髓移植、嬰童大腫瘤、腦部放射外科、愛滋病等的治療。在香港,肝臟移植手術成本是54萬,未計覆診、免疫控制費用,不但昂貴,而且缺「貨」,不少病人未等移植就不幸亡故。海外、內地病人願意冒死等待嗎?

 香港回歸以來,「產業」之說,「中心」之論,不知凡幾,終成泡沫。即使成功,對GDP助力若何。香港太過浮躁,過於膚淺,失之淺薄,淪為流俗,徒增困惑。

相關新聞
優化投資結構 提高投資效益 (2009-06-24)
政府施政應着眼長遠 (2009-06-24)
香港發展知識型經濟的困惑 (2009-06-24)
季詩傑輸在什麼地方 (2009-06-24)
六方會談變身五方會談? (2009-06-24)
慎防迷你倉的陷阱 (2009-06-24)
深入反思聚共識 自強不息再出發 (2009-06-24)
港深金融合作先行先試 (2009-06-24)
馬王配有可能嗎? (2009-06-24)
漢字在東亞的復興 (2009-06-24)
朝核問題的本質 (2009-06-24)
當局應檢討綠化政策 (2009-06-24)
準確判斷香港政治形勢 (2009-06-23)
奧巴馬金融監管改革任重道遠 (2009-06-23)
舊區重建的思考 (2009-06-23)
正生事件不應只有一種聲音 (2009-06-23)
精神狀態最重要 (2009-06-23)
儒家教育取代出國留學 (2009-06-23)
發揮潛力 邁向知識型經濟 (2009-06-22)
將心比心 支持正生盡快遷校 (2009-06-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