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漢字在東亞的復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24]     我要評論

何亮亮 鳳凰衛視評論員

  最近台灣領導人馬英九有關兩岸同修中華大字典的建議,以及有關正體字(繁體字)、簡體字的言論,引起熱議。《亞洲週刊》本周的封面故事,介紹了漢字在中國以外東亞各國的命運與變遷,發人深省。

 漢字長期以來是東亞的主要書面語言。19世紀中期以後,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法國傳教士將越南語拉丁化,越南開始停用漢字。二戰之後,東亞政治版圖丕變,朝鮮半島和越南分裂,北朝鮮與北越雖然都與中國關係良好且得到中國的大力支持,但是都實行去漢字化。南越深受美國和法國文化影響,漢字式微。韓國從70年代開始經濟高速增長,同時批判「事大主義」(特指在文化方面中國的影響),漢字也開始被排斥。很顯然,朝鮮、越南無論南北,都把「去漢字化」作為建立民族文化的前提,實際上卻是因噎廢食。

 日本的經驗證明,漢字不僅不是東亞國家現代化的障礙,反而是不可或缺的文化資源。隨着中國的復興,漢字的生命力與傳承文化的獨特功能,再次引起韓國與越南有識之士的關注,韓國與越南的一些教授紛紛向政府建議重新推行漢語教育,讓下一代掌握漢字,這樣既可讓韓國與越南的漢字古籍得以保存和古為今用,另一方面更多的漢語人才也有利於與中國的交往。他們都看到了日本在使用漢字方面的成功經驗,在本國文化的範圍裡使用漢字,並不妨礙民族文化的發展,正如英語在世界許多國家廣泛使用,與各國發展自己的文化並行不悖。

 可以預見,漢字在東亞的復興,已經是大勢所趨。

相關新聞
優化投資結構 提高投資效益 (2009-06-24)
政府施政應着眼長遠 (2009-06-24)
香港發展知識型經濟的困惑 (2009-06-24)
季詩傑輸在什麼地方 (2009-06-24)
六方會談變身五方會談? (2009-06-24)
慎防迷你倉的陷阱 (2009-06-24)
深入反思聚共識 自強不息再出發 (2009-06-24)
港深金融合作先行先試 (2009-06-24)
馬王配有可能嗎? (2009-06-24)
漢字在東亞的復興 (2009-06-24)
朝核問題的本質 (2009-06-24)
當局應檢討綠化政策 (2009-06-24)
準確判斷香港政治形勢 (2009-06-23)
奧巴馬金融監管改革任重道遠 (2009-06-23)
舊區重建的思考 (2009-06-23)
正生事件不應只有一種聲音 (2009-06-23)
精神狀態最重要 (2009-06-23)
儒家教育取代出國留學 (2009-06-23)
發揮潛力 邁向知識型經濟 (2009-06-22)
將心比心 支持正生盡快遷校 (2009-06-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