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新
6月16日,韓國總統李明博與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舉行首腦會晤,朝核危機自然是此次會談的重中之重。
韓國熱捧的五方會談
訪美之前,李明博就提出了以「韓美日中俄」五方會談取代因朝鮮退出而陷入停滯的六方會談。從奧巴馬近來對以前談判模式的批評,韓國似乎找到了美國支持「五方會談」的跡象,於是,包括《朝鮮日報》、《中央日報》等在內的韓國媒體,近日紛紛熱議起「五方會談」來。
概括起來,李明博和韓國媒體熱炒的所謂「五方會談」,就是先形成五方會談的相對固定機制,以溝通協調五國對朝立場與政策;然後由美國代表中俄韓美日五方,與朝鮮直接對談。用《朝鮮日報》的報道原話就是:「就北韓不棄核將會付出什麼代價,相反北韓棄核時將會獲得什麼補償的問題,五國將制定共同方案後,向美國賦予談判權。」並將其命名為「五方會晤後美朝對話」。
按照韓國方面的設想,這一機制是打破目前僵局的靈活設想,既能保留六方會談的正面遺產,又能滿足朝鮮長期以來的「美朝對談」期望,同時還能客觀上強化五國聯手對朝施壓、迫其棄核的效果。對美國而言,這是對「克林頓式美朝對話」和「布什式六方會談」進行折中的新型「美朝對話」,客觀上會形成「加大對朝制裁」和「逼迫朝鮮回到談判桌」兩條路線。
五方會談果真有如此奇效?有關國家會接受這一「大膽」設想嗎?
近乎幻想將無人喝彩
首先,中俄能同意美國做他們的對朝談判代表嗎?朝鮮對六方會談失去信心和耐心,對中俄迫使其棄核的立場亦有微言,一旦讓美國成為五國代表,朝鮮豈不更認定中俄已經和美國「穿一條褲子」?如此中俄勢必喪失對朝溝通協調的槓桿作用,在朝核問題中的斡旋合法性勢必蕩然無存,五方會談後的美朝對話也將陷入「囚徒困境」甚至最終流產。更何況中俄除了無核化、和平穩定這兩個目標訴求同美日韓有交集外,在其他目標、原則、策略等均存在較大差異,讓美國做中俄兩個並非盟國的大國的談判代表,豈不是異想天開?
其次,朝鮮會接受這一方案而重回談判桌嗎?朝鮮的確一直在逼迫美國與其對談,但對談是不附加任何前提和條件的,韓國五方會談的設想對朝鮮而言,完全是「五對一」新型「施壓機制」,要其就範豈不是比登天還難?
當然,韓國這個近乎天真浪漫的設想是完全為美國設計的,但從韓美首腦會晤的過程看,奧巴馬顯然對此不太積極,因為他深知這一設想近乎「幻想」,奧巴馬沒有公開予以推翻純屬給足盟友面子。可惜,不少韓國媒體如同韓劇一樣秉持一種簡單得近乎低幼的浪漫情懷,眼見中俄難以接受也沒多大興趣,還是「明知其不可而為之」,不遺餘力地與自己總統一通唱和,最終不過是一場自娛自樂的獨角戲。
李明博和奧巴馬此次在白宮私下對談50分鐘,遠遠超過原定的15分鐘,會後還罕見地被奧巴馬邀請在玫瑰花園共同會見記者。是不是這兩項少有的禮遇讓韓國媒體欣喜若狂,以至於炮製「五方會談」這種完全不着調的「空想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