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桑弘羊的「兩個凡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24]     我要評論

孫存准

 桑弘羊是西漢中期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和理財家,13歲入宮作侍中,跟隨漢武帝,39歲出任大農丞,主持全國的財政工作達22年之久。為配合漢武帝對外連年用兵、大舉開疆拓土,桑弘羊在漢武帝的支持下,先後推行了鹽、鐵、酒官營,均輸、平准、算緡、告緡,統一鑄幣等經濟政策,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解決了漢武帝對外用兵和揮霍無度的龐大開銷。桑弘羊以此深得漢武帝的寵信,被賜爵左庶長。而在這一系列強制性經濟政策的推行過程中,卻害苦了百姓,甚至連中等以上的商人都被弄得破產。但為確保這些政策的落實,漢武帝不惜推行酷吏政治,搞得整個社會危機四伏,上下不安,人人自危。漢武帝本人在晚年也曾明確表示﹕「若後世又如朕所為,是襲亡秦之跡也。」並頒發了著名的輪台罪己詔。

 武帝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病死在遊興途中,遺詔立只有8歲的少子劉弗陵即位,是為昭帝。漢武帝還遺詔霍光、桑弘羊、金日磾、上官桀、田千秋為輔佐昭帝的顧命大臣,共同掌握朝政。在這五位顧命大臣當中,田千秋年邁不管事,金日磾第二年就去世了,輔政之事實際上由霍光、桑弘羊、上官桀三個人執掌。而霍光是以大司馬、大將軍領尚書事而為顧命大臣的,漢武帝病危時又明確地讓他行周公輔成王的事,所以昭帝即位之後,霍光獨攬大權。

 漢武帝曾強力統治西漢王朝54年,在他身後,是堅持還是改變漢武帝政治路線的問題,便成了執政者的首要問題。霍光試圖恢復漢初休養生息的辦法,以恢復民力和國力,而桑弘羊作為漢武帝政策的主要制訂者和執行者,試圖繼續推行漢武帝政策。他執着地認定,凡是漢武帝制訂的路線一律不得偏離,凡是漢武帝施行的方針都要統統遵照執行。

 道不同,不相與謀。桑弘羊與霍光的政見分歧終於到了攤牌的時候。霍光的親信杜延年建議說:「現在年景不好,一些農民還流落在外鄉,應該恢復孝文帝時的政局,提倡節儉,對下寬和,爭取百姓的支持。」霍光同意了杜延年的意見,讓各郡國推舉賢良文學之士60多人,集中到首都開會,討論民間有什麼疾苦,國家應該採取什麼措施等重大問題。賢良是已經取得功名的儒生,文學是在某種學問上有一定成就的名士,他們都不是國家的官吏,而屬於民間的知名人士。參加這次會議的60多名賢良文學中,至今留下姓名的有茂陵唐生、魯國萬生、汝南朱子伯、中山劉子雍、九江祝生等。

 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二月,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最為著名的經濟政策研討會——鹽鐵會議在長安舉行。會議一開場,賢良文學就率先「發難」,鹽鐵官營違背了古代「貴德而賤利,重義而輕財」的原則,是「與民爭利」,導致國富民窮,是「民間」一大「疾苦」。同時,「末盛則本虧」,破壞了農業生產,傷了國家的元氣。由此,賢良文學要求廢除鹽鐵官營和均輸平准等與民爭利的政策,代之以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並用德治替代酷吏政治。桑弘羊與之展開激烈的辯論,極力闡說「實行鹽鐵官營等政策,乃是為了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以補充邊防經費不足」的道理,並全面肯定了漢武帝政策,並明確表示要繼續推行這一政策。

 表面上看,在鹽鐵會議上,激辯的雙方是賢良文學與桑弘羊,霍光並沒有出席這次會議。但實際上,鹽鐵會議較量的雙方,就是桑弘羊與霍光。與會的賢良文學是受霍光選派而來,即為霍光的代言人。霍光召開這次的會議,意在利用賢良文學的激進情緒,批評和打擊政敵桑弘羊,並改變漢武帝的政治路線。不然,會議結束之後,霍光怎麼會給參加會議的賢良文學以列大夫的官爵呢?

 桑弘羊為自己的執着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次年(公元前80年),一直與霍光爭權奪利的上官桀捲入「燕王之變」 謀反事件,桑弘羊也受牽連,被族誅。其實,在專制政體下的所謂「謀反事件」,大多是用來打擊和整肅政敵的「殺手𤥀」,至於是否屬實,就只有打擊者和整肅者知道了。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千古傷情話沈園 (2009-06-24) (圖)
思哲人生‧「塹」與「智」 (2009-06-24)
豆棚閒話‧抄襲不是「臭豆腐」 (2009-06-24)
古典瞬間‧桑弘羊的「兩個凡是」 (2009-06-24)
亦有可聞‧利瑪竇與《交友論》 (2009-06-24) (圖)
歷史與空間‧受老莊哲學影響的外國建築師 (2009-06-23) (圖)
豆棚閒話‧金庸入作協 激活文壇江湖 (2009-06-23) (圖)
人生感悟‧松木留下來的神話 (2009-06-23)
開卷有益‧譚伯牛煮酒烹「湘軍」 (2009-06-23) (圖)
亦有可聞‧「完人」不「完」 (2009-06-23)
歷史與空間 :「三一七」國醫節 (2009-06-20) (圖)
城大中國文化中心講座資訊 (2009-06-20)
豆棚閒話:談青海熱貢的唐卡藝術 (2009-06-20) (圖)
文化觀察:書展,來看看他們怎麼罵 (2009-06-20) (圖)
你以為池莉是誰 (2009-06-20) (圖)
歷史與空間‧在邊城望大陸 (2009-06-17) (圖)
開卷有益‧讀書札記兩篇 (2009-06-17)
豆棚閒話‧揚州.東閣.官梅 (2009-06-17)
古典瞬間‧「秦晉之好」未必可稱道 (2009-06-17) (圖)
亦有可聞‧奈良與揚州之間 (2009-06-1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