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波 剻轍元 百家戰略智庫理事
未來的香港不僅是亞洲金融健康發展的穩定器,更將成為與上海並駕齊驅的中國國際金融中心,金管局總裁的遴選至關重要。審視資歷才能,陳德霖確實是未來香港金管局總裁的最佳人選。我們希望港府「任能為才是舉,舉賢不避親疏」。10月1日的香港金管局,能真正選出一位眾望所歸、堪擔改革大任的總裁。
5月19日港府宣佈,現任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先生將於10月1日離任。消息一出即引起市場巨大迴響,人們都在議論和揣度誰會成為任總的最佳繼任人選。畢竟香港金融的特殊定位和職能決定了,香港金管局不是一般的行業監管機構,其總裁也非尋常的角色。因此,未來繼任者將怎樣遴選?新任總裁的掌舵功力、專業素養和遴選標準如何鑒定?倍受市場關注。
上世紀70年代後,香港房地產業日益興旺和資本市場的迅速崛起,加速了香港金融地產和資本市場的發展。香港完備的金融體系、法制環境和寬鬆靈活的運作機制,也使其成為國際金融投資或投機家的最愛。1973年和1979年的兩次中東石油危機;1987年的世界股災和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我們都能看到西方大鱷在香港興風作浪的狂野身影。香港也成為了亞洲國際金融資本博弈的主戰場,從此,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日益重要。這從現任總裁任志剛先生的閱歷、戰績和爭議都能見豹窺斑。
「中國金融山海關」 總裁肩負重責
97香港回歸後,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更顯特殊和敏感。香港成為了祖國對外開放的最前沿,也成為內地金融改革的推進器和資本融通的實驗場。今天香港仍扮演着重要的亞洲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成為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人民幣債務發行和離岸結算中心的先行者。因此,筆者認為,未來的香港不僅是亞洲金融健康發展的穩定器,更將成為與上海並駕齊驅的中國國際金融中心和中國金融安全的重要門戶。近期有學者將香港金融定位形象地比喻為「中國金融的山海關」。從上述意義而言,這一比喻決不誇張。可見,未來金管局總裁的遴選至關重要,香港金融監管改革亦任重道遠。
首先,是要確定符合港情與國情的遴選機制。5月20日,港府及時委任了三人遴選小組,負責選拔新的金管局總裁。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新的金管局總裁選拔應參照西方做法,在海外市場公開競聘。這種想法本身已忽略了香港「一國兩制」的現實和特殊的國際金融定位。我們需要選拔是愛港愛國和有助於深化香港金融改革、提升管治效率,維護中國和亞洲金融穩定與安全,及全面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和致力打造中國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金管局總裁,而不是西方的金融買辦。任志剛近日也提示,「香港的金融與西方的金融有很大的區別」。因此,目前由香港政府財政司主導的金管局總裁遴選機制是正確合理的。
第二,從香港金融的發展定位亦可見,未來金管局總裁的人選,必須要有高尚的道德操守和敬業精神。且要有大局觀,熟悉政府經濟和財政職能的運作,能積極配合香港財政體制改革,協同推行有效的金融改革和貨幣政策。
第三,新總裁應是年富力強,勇於承擔,敢於面對未來金融改革的挑戰。同時具有深厚的專業素養、長久的從業經歷和臨機決斷的執行能力。且具備專業的技能和敏銳的洞察力,並曾在香港既往的金融改革、國際金融動盪和捍衛聯繫匯率的戰役中有所歷練,積累了豐富的實戰決策和管理經驗。
第四,新總裁還必須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思維,熟悉兩岸三地的經濟政策、法律體系、財經法規和金融運作。並能對加快香港經濟轉型,加速粵、港經濟的融合與產業發展配置,提出獨到和前瞻性的構想。
審視上述遴選條件,回望現時的香港政壇,我們發現,有一個身影漸顯清晰。他就是現任香港特首辦主任陳德霖先生。
陳德霖是接任總裁的最佳人選
陳德霖先生現年55歲,1991年獲委任為外匯基金管理局副局長。1993年金管局成立,出任助理總裁,成為金管局的開山元老之一。1996年晉陞為金管局副總裁。陳德霖履職金管局期間,曾在多項改革舉措與政策執行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研發推出即時支付結算系統、1998年8月更親身參與了狙擊大鱷捍衛港元的救市操作行動,成為當時救市「三劍客」(曾蔭權、許仕仁、任志剛)的得力狙擊手。之後成功組織了盈富基金上市,並積極推出人民幣銀行存兌服務。陳德霖任內還積極參與多項重要的金融改革項目,包括設立亞洲債券基金等等,可謂專業精湛、閱歷不凡、經驗豐富。為奠定香港金管局重要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功不可沒。
2005年5月,陳德霖辭任金管局副總裁。6月在香港特首選舉中擔任曾蔭權競選辦公室秘書長,一貫低調的陳德霖才逐漸為人們所熟悉。12月任職渣打銀行亞洲區副主席,2006年成立「智經研究中心」成為港府的重要智庫,提出港深交通與經濟深度合作的前瞻構想。2007年1月再次擔任曾蔭權競選辦秘書長,2007年7月至今獲委任為曾蔭權特首辦主任。多年來具體參與了香港政府的管理運作,積累了寶貴的從政、財經閱歷。
由上可見,陳德霖先生確實是未來香港金管局總裁的最佳人選。近期市場的分析,也使其成為坊間普遍預期的黑馬。最終結果如何,尚不得而知,我們希望港府「任能為才是舉,舉賢不避親疏」。希望10月1日的香港金管局,能真正選出一位眾望所歸、堪擔改革大任的總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