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南越王墓記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9-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

段 穎

 不久前,與友再訪廣州西漢南越王墓。

 南越王墓位於廣州越秀山西,藏於象崗山腹,鑿深而建。象崗山高49.71米,1983年6月,象崗山在基建施工中被削去17.7米,露出排列整齊的巨大石板,經專家判斷,此為大型墓葬頂蓋。隨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廣東省博物館組成象崗漢墓聯合發掘隊,一個多月後,一座沉睡千年的西漢古墓展現於世人面前。王墓整體平面呈「凸」字形,墓室座北朝南,南北長10.68米,東西最寬12.24米,面積約100平方米,由粗加工的750多塊紅砂岩築成。這是嶺南地區至今發現的規模最大,陪葬品最為豐富的漢代彩繪壁畫石室墓,因從未被盜掘,故保存完好,該墓出土文物達一千餘件,被譽為當時中國的五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考古發掘的動人之處,即在於通過年代斷定、器型比較、景觀構成等推理,層層剖析,並以歷史文獻相互參照,撥開迷霧,於斑駁的文明碎片中,重現過去。對於墓葬的發掘,首當其衝的問題,自然是年代及墓主的確定。在發掘之初,就石墓規模、形制而言,基本可以斷定為王或諸侯之墓,在嶺南地區,史書中所記載之王侯,則以西漢時期的南越王最有可能。

 南越國建於漢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第一代王趙佗(?—公元前137年),河北真定人,秦時為南海郡尉,秦末漢初楚漢相爭之際,趙佗兵變南疆,併桂林、象郡,自立為王,定都番禺。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出兵滅南越,分嶺南地為七郡。南越國歷經趙佗—趙胡(眛)—趙嬰齊—趙興—趙建德五代,與西漢、匈奴並立,統治嶺南地區九十三年。

 趙佗一生文治武功,開明勤勉,建立南越政權後,入鄉隨俗,斷髮紋身,和集百越,推行郡縣制,推廣鐵器農耕,發展海上貿易,極大推動了嶺南地區的繁榮發展。相傳,趙佗死後,四個靈柩分別從番禺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出城,厚葬於不同地點。據《廣州記》記載:「孫權時,聞佗墓多以異寶為殉,乃發卒數千人,尋掘其冢,竟不可得。」因此,在南越王墓發掘最初,人們都在猜測,這究竟是不是趙佗之墓?

 西漢南越王墓博物館即在墓址原地修建,步入墓中,彷佛回到兩千多年前。南越王墓由墓道、前室、西耳室、東耳室、主棺室、東側室、西側室和後藏室組成。在前室室壁畫有龍鳳彩繪及朱、黑兩色卷雲紋圖案,繪畫的硯台、彩墨均置於室內,當時的硯台為較平的鵝卵石,墨則為丸狀,鈕扣大小,化水仍可書寫。前室有殉人痕跡,同時發現「景巷令印」,為管理王室事務的太監用印。西耳室滿室均為隨葬品,據考古學家黃展岳先生回憶,「滿室器物使考古人員都無立足之處。」東耳室則發現有青銅編鐘、編磬,同時也有殉人痕跡,以器物推斷,人殉應為樂師。

 主棺室即墓主人所在,自然也將揭開墓主的身份之謎。最初發掘時,墓中散落許多玉片,從散落、疊放的位置判斷,應為墓主所着玉衣,只不過年代久遠,聯結玉片的絲線早已腐爛,玉片隨之散落。經隨後數年修復,方知玉衣由頭套、衣身、兩袖筒、兩手套、兩褲筒及兩隻鞋組成,長1.73米,共用玉片2291片。據考古及文獻資料記載,漢代已有以玉衣為葬服的風俗,時人認為玉象徵尊貴,而玉衣又有防腐之用。在中原地區,根據死者地位,玉衣還分為金縷玉衣、銀縷玉衣、銅縷玉衣。而南越王墓主的絲縷玉衣,即反映出效仿漢制的文化因素,又體現出與中原不同的地方特色。

 真正確定墓主身份的,則是在主棺室中發現的幾枚印信,一為「帝印」、一為「趙眛」,這兩者基本可以判定該墓為南越王墓,但史書記載的南越五代君主中並無「趙眛」,而隨着刻有「文帝行璽」的蟠龍金印的發現,謎團最終解開,趙眛應為文帝趙胡(公元前137-公元前122),而「眛」則可能是趙胡的別字或別名。有趣的是,文帝行璽四邊略有缺損,乃使用之痕跡,而按例「文帝」應為趙眛死後所封諡號,生前使用帶有諡號的印信,不符慣例。為此,黃展岳先生判斷,文帝乃趙眛自稱,此為南越王效仿漢制,但卻用之又不得其要的結果。

 在主棺室中,還發現有很多兵器陪葬,如箭鏃921件、鐵劍18柄,這也側面說明南越王國仍處於兵戎相見的時代,與割據自定的閔越國及臣服西漢的長沙國之間時有戰事發生。墓中還有其它鐵器出土,總體而言,鐵器質量較差,這與南越善於冶鐵的記載似有不符,但是,若將南越置入廣闊的歷史背景中,問題不難解答。漢代初期,統治者採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對南越政權採取默認態度,甚至還允許南越到中原地區購買鐵器、鐵礦。隨着西漢逐漸興盛,為一統天下,漢代統治者開始切斷中原與南越的貿易,準備隨後的南征。嶺南地區又無鐵礦,只能將舊鐵器回爐重鑄,並以先兵器後農具為原則,鐵器質量的下降,即由此而來。

 東側室為「夫人室」,其中有三具女性殘存遺骨,西側室則有七具人殉與廚房用具同出,可能為廚師或雜役奴僕。而在墓道和外槨中各有一具人殉,估計為衛兵和車夫。漢代,人殉逐漸減少,在現今已發掘的漢墓中,只有南越王墓仍有活人殉葬現象,這可能是南越偏居嶺南,仍保留人殉習俗的緣故。歷史,在洗盡鉛華,重現於世時,燦爛輝煌的背後,自然也抹不掉人性的暗面。

 最讓人歎為觀止的,則是南越王墓中反映出的生活圖景。玉器如透雕龍鳳紋重玉佩,龍鳳體態輕盈,呼之欲出,又以雲紋相飾,飽滿有力,形象生動。銅器如連體熏爐,爐腹鏤空,典雅別致,而香料為舶來品,反映出當時南越與海外的往來,墓中出土之非洲象牙、淺藍平板玻璃則是南越海外貿易又一作證。此外,後藏室還發現大量食物,於墓中存儲食物,自然是為了帝王的陰間生活,但這些分置於食物銅器和陶器中的食物,則讓我們近距離感受到南越古人的日常生活。經專家鑒定,食物種類有,黃牛、家豬、家雞、山羊、禾花雀、水魚、花魚、黃魚、蝦、龜足等近二十種。而炸禾花雀至今仍為廣州名菜,足見其歷史之悠久。

 較之中原地區發掘的漢帝王墓,南越王墓並不算大,但遺址文物所反映出的中原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海外文化、嶺南文化等多種文化的共存現象,充分說明越文化兼收並蓄的特徵,其所蘊含的歷史與文化價值也使其成為嶺南考古文化中一朵奇葩。

 這不禁讓人平添遐想,趙佗之墓,離我們還有多遠?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南越王墓記 (2009-09-15) (圖)
人文世相‧漫說票友 (2009-09-15) (圖)
古典瞬間‧二怪之詩 (2009-09-15)
豆棚閑話‧詩囊與詩簏 (2009-09-15)
亦有可聞‧四大帳本記錄生活巨變 (2009-09-15)
歷史與空間‧架石飛樑盡一虹 (2009-09-12) (圖)
豆棚閒話‧監守自盜古今談 (2009-09-12)
文化觀察‧一個民族的慈悲 (2009-09-12) (圖)
文訊‧商務印書館8月暢銷榜 (2009-09-12)
歷史與空間‧緋聞救國 (2009-09-09) (圖)
寫我遊心‧血火輝煌——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2009-09-09) (圖)
豆棚閑話‧門外讀禪 (2009-09-09) (圖)
古典瞬間‧莊子可能是位殘疾人 (2009-09-09)
亦有可聞‧糟菜滋味長 (2009-09-09)
歷史與空間‧青春,或者灰燼 (2009-09-08) (圖)
豆棚閒話‧伶人與婦人 (2009-09-08)
人文世相‧文場結怨的故事 (2009-09-08)
古典瞬間‧蒲松齡教書僅能餬口 (2009-09-08)
亦有可聞‧風流誰似易實甫 (2009-09-08) (圖)
歷史與空間‧畫板上的旅行記 (2009-09-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