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政
「禮失求諸野」。這個「禮」在今天看來,倒不一定是種「儀式」,而更多的是對「歷史」的尊重。近代(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社會無論從政治、經濟還是歷史、文化都經歷了一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故如何理解這段歷史也成了個大問題。在這裡「非禮記」或索隱、或評點、或發微、或記述,每篇介紹近代中國一位人物或者一件大事。以「非理」的形式向那個「非禮」的時代致敬!
龔寶銓原配係章太炎長女。1915年9月,章女因袁世凱囚禁其父,自縊於北京寓所。龔續娶嘉興褚明穎(褚輔成侄女)。時孟森有聯挽龔寶銓之原配章夫人:家傳伏勝之經,無奈斯文天將喪;憂在宗周之隕,不知視息世何心。劉大白有聯賀龔寶銓續娶:南面百城,擁書萬卷;小春十月,有美一人。
龔寶銓(1886—1922),原名國元,字未生,號薇生、味蓀、味生,別號獨念和尚,嘉興人。祖籍上海南匯,清乾隆時(一說太平天國後),其祖輩九牧遷居嘉興。龔氏世以中醫中藥為業,傳有秘方,所製藥酒,名聞江浙。母吳氏出自文學繪畫世家,寶銓自幼承母教,喜愛文史。1900年肄業於秀水學堂,因反對美國傳教士而罷課退學。後留學日本,在東京與黃興、陶成章、鈕永建、楊篤生等成立拒俄義勇隊,後改組為軍國民教育會。回國後,在上海與蔡元培、陶成章等創立光復會。胡繩曾指出:「剛從日本回國的龔寶銓是推動成立這個組織的主要一個人」。光復會聯合同盟會後,徐錫麟與陶成章、龔寶銓密商,通過捐官取得清政府官職,以掌握實權。其後,龔寶銓與陶成章則深入浙東內地,聯絡會黨,壯大光復會力量。與陶成章、徐錫麟等建立紹興大通學堂,以之作為據點培養革命骨幹力量。不久,同盟會在萍鄉一帶起義失敗,龔寶銓與陶成章因避禍而離職。1907年與陶成章同赴日本,不久又與李柱中等去荷屬南洋群島(今印度尼西亞)聯絡僑領,創辦學校,集聚革命力量。
龔寶銓在日本時,章太炎正任《民報》主編,遂發起組織章太炎講學,參加聽講的有其好友魯迅、錢玄同、許壽裳、朱希祖、周作人等。1908年秋,《民報》報館被查封,龔寶銓將其掌握的浙籍黨人名冊銷毀,保全了同志。
在辛亥革命以前近10年中,龔寶銓從事革命,艱苦卓絕。其在《龔味蓀自敘革命歷史》中說:「見利不惑,臨強不撓」。後同盟會與光復會矛盾日深,龔寶銓顧全大局,努力調停,但未奏效,因而逐漸消極退避。浙江光復後,龔寶銓回國,值陶成章被刺,痛惜不已,乃脫離政治活動,研究佛學,自號獨念和尚。期間曾於1912年任浙江圖書館副館長、館長,刊印章太炎的《章氏叢書》,派人赴京抄錄《四庫全書》。1922年6月因肺病逝世,1931年,嘉興建辛亥革命烈士紀念塔,龔寶銓列為七烈士之一。龔寶銓曾自編《秋女士遺稿》。(非禮記.之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