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雲
香港的選舉實在太多,立法會、區議會、行政長官選舉接踵而來,中間又有所謂補選,記憶所及,行政長官有過補選,立法會議員有過補選,區議會的補選就更加不計其數。最近,立法會某些政黨發明了「自己辭職,然後補選」的辦法,衝擊香港的憲制。如果這一招收效,他們可以連年辭職,不斷地搞補選。香港就會被這些不計其數的選舉所拖累,無法集中精力關心和解決經濟建設問題。
選舉多了,反對派可以用「選舉綑綁福利」的手法,要求政府增加福利,至少是派錢。特區政府在這些壓力下,首先考慮的就是派錢。錢從哪裡來?要加稅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土地供應,在供求關係之下,樓價大幅度上升,令土地收入增加。最近五年,樓價已上升了一點二倍。但同一時期,香港的生產總值只上升了百分之三十,低收入人士的工資,幾乎沒有上升。香港有四十一萬勞動人口,工資在五千元之下。
低薪人士從何而來
這些低薪人士是怎樣來的?香港的政黨不去想根源何在,特區政府的官員也不去想。原來,每天一百五十個內地移民名額,一年就是五萬多人,十年就是五十多萬人。內地的移民,即使是醫生、工程師,來到香港,專業資格不被承認,只能到酒樓「洗大餅」,住滿了七年,就可以申請公屋和領取綜援。未夠七年怎生活?怎低的工資,他們都接受。如果設立最低工資制度,這些剛到達香港的新移民,語言、文化都不適應,誰會聘請?他們吃飯也成為問題,大量的失業後備軍,使得香港工資向下調整。許多香港人都說,當初是甚麼人曲解了基本法,一定要爭取這些移民來港?就是那些高舉民主大旗的政客。
現在香港的情況,選舉已經主導了一切,公務員的精力就是應付選舉,應付因為選舉而編造出來的各種社會熱門題目和責難,筋疲力竭。至於什麼產業升級,什麼把經濟蛋糕做大,什麼創造就業的門路,都暫時放在一邊了。最重要的是,每年的財政預算案都要派錢,贏取一陣短暫的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