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
人民幣保單在香港很有發展潛力,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若能在香港全面推廣,估計保單價值可達數十億元計。建議香港全面開展人民幣保單業務,這對香港保險業的公平經營,以及發展多元化人民幣業務產品服務,具有積極意義。
目前,香港的人壽保險計劃大部分都是以美元或港元作結算單位,令香港投資者憂慮的是,這些美元或港元壽險的保障隨着美元貶值而降低,匯率穩定而且具有升值潛力的人民幣保單成為一種可行的選擇,因此市場上出現對人民幣保單的需求,以抗衡美元貶值。2009年12月中旬,兩間在香港註冊的中資保險公司中銀人壽及國壽(海外),分別低調推出人民幣人壽保單及危疾保單試點計劃。但因屬試點經營,兩間公司暫時只面向中銀設有人民幣戶口的客戶銷售,故現階段銷售仍有限。建議香港可全面開展人民幣保單業務,這有助擴闊香港人民幣市場的深度及廣度,發揮人民幣成為區域化貨幣「試驗田」的作用。
去年底中銀集團人壽及中國人壽旗下的中壽香港,以試點形式,分別在港推出人民幣人壽保單和危疾保單。市場對此作出兩方面的反應:一是認為香港保險業界應在公平的平台上經營,目前只得兩間保險商以試點形式出售人民幣保單,引致保險業界不滿;二是期望人民幣保單可在香港全面推行,因為人民幣保單在香港很有發展潛力,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若能在香港全面推廣,估計保單價值可達數十億元計。建議香港全面開展人民幣保單業務,這對香港保險業的公平經營,以及發展多元化人民幣業務產品服務,具有積極意義。
港開展人民幣保單業務已具條件
香港全面開展人民幣保單業務面對的主要問題在於資產對沖,由於人民幣尚未自由兌換,市場上缺乏人民幣投資工具,香港保險公司無法給客戶提供美元或港元保單所提供的回報。但如果香港能多發行人民幣債券,以及在港上市人民幣計價的上證或深證ETF基金等,將提供資產對沖工具,令香港的保險公司能全面開展人民幣保單業務。香港金管局今年2月11日宣布3項針對企業層面放寬及新增的人民幣業務,包括:港企開立人民幣戶口的限制將放寬至有商品和服務貿易來往所有企業,香港銀行可以放貸人民幣予企業作貿易和項目融資,港企及海外企業可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這顯示,香港全面開展人民幣保單業務,已具備條件。
應容許港保險商用人民幣投資內地
按規定,目前香港僅7個行業可把收取的人民幣現鈔存入銀行的人民幣戶口,包括零售、餐飲、住宿、交通、通訊、醫療和教育服務,保險公司並不在名單內。香港保險公司不能將收取的人民幣保費存入銀行人民幣賬戶內,因此保險公司與銀行如何操作結算並不清楚。建議香港金管局抓緊就保險業列入為收取人民幣現鈔的指定商戶,與內地監管當局洽商,以釐清香港保險公司在銀行開立人民幣戶口、結算、賠付風險及營運規範等問題。建議內地監管當局與香港金管局,就本港人民幣保險產品發展,商討更規範化的條文框架,令更多業界能參與受惠。
針對境外人民幣的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就是允許持有人民幣的香港等境外機構使用人民幣直接投資內地市場,但其投資資格和額度須經監管部門審批。人民幣保單全面推行,應容許香港保險商使用人民幣進入內地投資,令保單提供吸引回報。建議設立類似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額度,通過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或再保險形式,解決香港保險公司資產負債配對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