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4月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亦有可聞:紙建築,「硬」起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4-0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司徒一凡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紙屬於軟弱的物件,是不堪一擊的。但世事皆有例外,有人就以紙作為興建各類建築物的材料,打響「紙建築」的新名堂,徹底顛覆了常人對紙的認識與印象,從此讓紙「硬」起來。

 創造此等令人驚歎之「紙建築」者,乃現年53歲日本建築師阪茂(Shigeru Ban)也。1986年,從美國留學歸國不久的阪茂,為著名芬蘭建築師Alvar Aalto的Glass and Furniture作品特展設計展場。因受經費所限,他無法使用Aalto鍾愛的木材,便嘗試以紙管代替,來作為展場的內牆、天花板及展示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次成功的經驗,讓阪茂意外發現紙管的強度遠超乎想像,進而催生了世界首例「紙建築」(Paper Tube Structures)。

 在1989年名古屋設計博覽會(Design Expo '89)上,阪茂設計的展品「紙亭」(Paper Arbor),使其「紙建築」夢想得以實現。他以四十八個表面經過塗蠟防水處理的紙管(每個紙管外徑325毫米、厚度15毫米、長度4米),重現江戶時代造園名家設計、用來欣賞水琴窟的東屋。白天,屋外光線透過紙管間的空隙照射進建築內部;入夜,建築物本身就像一個大型燈具,朝四面八方發出四十八條璀璨的光束,使其成為展會上耀眼的「明星」。

 在此後二十餘年「紙建築」生涯中,阪茂先後在日本、印度、盧旺達、德國、美國、荷蘭、法國、新加坡、韓國、英國及中國兩岸三地等地設計、建造了近三十種臨時或永久的「紙建築」,包括會堂、大門、圖書館、畫廊、住宅、教堂、展覽館、博物館、庇護所、涼亭、劇院、學校、茶室、橋樑等各具特色的作品。每次他都會用不同的方法及結構系統來設計,以展示「紙建築」的多樣性,藉此讓世人重新認識並評價紙的特性,從而共同探索創造更多美觀、堅固而低環境負擔的「紙建築」的可能性。

 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界博覽會佔地5千平方米的日本館,是阪茂設計的最大規模的「紙建築」,其骨架全部由再生紙管構成的,覆蓋牆面和屋頂的是一層半透明的再生紙膜,在白天無需人工照明。世博會結束後,這些材料可全部回收再利用,實現了「零廢料」(Zero Wast)的生態設計理念,亦是對此屆世博會「人、自然、技術:展示一個全新的世界」主題的最直接體現,因而獲得世博會大獎。

 2001年,阪茂的「紙建築」作品集由普林斯頓建築出版社出版。在該書的前言中,他這樣描述自己對紙建築設計的探索:「我曾一直有這樣的印象,有些東西不管結構設計看上去怎麼富有邏輯,就是不可能建出來。很快這種想法就消失了,任何事都是可能的,只要設計可信而你又有這種意志。」有媒體記者曾問過阪茂有何終極目標,他說:「繼續做相同的事情!我造紙建築,並不是為了賺錢。」

 阪茂不僅是傑出的建築師,還是一位人道主義者,曾出任聯合國難民高等委員會(UNHCR)的顧問。他認為,「建築師應該為種族衝突的受害者和無家可歸者服務。」在他的理念中,「紙建築」已不單純是一種結合高科技的創作,更深含對人類社會的關懷與責任。他運用紙建築輕便靈巧、組裝迅速的特質,為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的災民設計紙教堂及臨時房屋,其中紙教堂由他募集1千萬日元並動員三百名義工建造而成。由五十八根紙管支撐的紙教堂,整體結構呈現出平易聖潔和穩重踏實的質感,給人以希望與勇氣。十年後,紙教堂功成身退,被拆卸後運到台灣重新組裝,歷時三年,於2008年9月在「九二一」大地震災區埔里桃米生態社區落成,沿續其災後重生的使命。

 此外,阪茂還在非洲盧旺達搭建避難所及住房,為難民提供臨時的棲身之處;2008年四川大地震後,他亦以紙建築搭建成都的華林小學,及供災民臨時居住。阪茂說:「紙建築是我一手打造的,當時沒人相信我。不過當民眾住進去之後,發現紙建築既舒適又溫暖,也非常牢固,大家都愛上了它。」看來剛剛遭受強烈地震重創的海地,這種紙建築也一定大有用武之地。

 在本港西九龍海濱舉辦的「2009香港.深圳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中,香港區主場館正是阪茂設計的「紙建築」,其本身亦是一個巨型的展品。此館是他觀察西九海濱長廊地形後,花了五個月時間設計的,而最後「砌」起來則僅用了一個月。阪茂在香港的首個「紙建築」作品,其特點是將維港景色引入建築內,市民在觀賞建築的同時,亦可欣賞到對岸的國際金融中心等高樓大廈,頗有幾分中國傳統園林建築中「借景」的味道,可見其設計之巧妙心思。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五百年前的一場土地風波 (2010-04-06) (圖)
人文世相:王安石的私生活 (2010-04-06) (圖)
豆棚閒話:記住「鯀」 (2010-04-06)
亦有可聞:紙建築,「硬」起來 (2010-04-06) (圖)
歷史與空間:日本人與中國文化的糾纏—從鹹蛋超人說起 (2010-04-03) (圖)
亦有可聞:檀郎害死老母 (2010-04-03) (圖)
文化觀察:政府做「中間人」 新蒲崗如期「活化」 (2010-04-03) (圖)
苦難的史詩 (2010-04-03) (圖)
歷史與空間:「國家利益」與告訐 (2010-03-31) (圖)
豆棚閒話:岳不群是怎樣誕生的 (2010-03-31)
人文世相:揚雄的生前死後 (2010-03-31) (圖)
古典瞬間:慈禧服用的藥方 (2010-03-31) (圖)
寫我遊心:與陳君夜遊紫金山 (2010-03-31) (圖)
歷史與空間:侗家杉木吊腳樓隨筆 (2010-03-30) (圖)
亦有可聞:我看「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 (2010-03-30) (圖)
人文世相:鮮為人知的胡林翼 (2010-03-30) (圖)
豆棚閒話:八十年前的救災往事 (2010-03-30)
來鴻:春日「絮」語 (2010-03-30)
歷史與空間:鬼斧神工,天下至巧 (2010-03-27) (圖)
豆棚閒話:宋徽宗的「琵琶」 (2010-03-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