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近期引起電檢制度爭議的兩齣電影:《志明與春嬌》及《安非他命》。
——香港電檢制度小議
文:鄭政恆
一講香港的電檢制度,就有人拍案而起一輪臭罵,用香港電檢處的標準,這些憤怒的批評用語可能要貼上三級標籤,未滿十八歲的人在三尺範圍內應該立刻走避,以免引起訴訟。
電影應否送檢,身在香港的觀眾大多會說應該(中國大陸方面則仍在研究中),一來早已習慣了自1988年起開始實行的電影三級制,二來對成年人來說沒有影響,三來保護兒童實在責無旁貸。問題不是檢不檢,而是怎樣檢。這是界線的問題。
香港電檢制度主要針對「該影片是否描繪、刻劃或表現殘暴、酷刑、暴力、罪惡、恐怖、殘疾、性事或不雅或令人厭惡的言語或行為;及該影片是否提及某一類公眾人士的膚色、種族、宗教信仰、民族來源、原屬國籍或性別,而以此污衊或侮辱該類人士。」條文後半段主要涉及身份意識,一般而言在香港很少引起爭議,印象中有韋家輝導演的賀歲片《喜馬拉亞星》(2005)準備上映時,有印度宗教團體及印度人擔心英文片名《Himalaya Singh》中的Singh字有歧視之嫌,引發了延期的小風波,但大致上,電檢制度的爭論集中於條文前半段涉及的暴力、性事和言語問題。
對於暴力,大概現代人都感到麻木了,見怪不怪,很少人會覺得會有「四級暴力」,但性事卻不時引起爭議。今年我看過兩部有一些激烈性愛場面的影片,值得比較討論。丹麥名導拉斯馮特爾(Lars Von Trier)的《失落伊甸園》(Antichrist)是歐洲電影節2010的閉幕電影,去年在法國康城電影節首映已引起哄動。雲翔的《安非他命》是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閉幕電影,首映後在院線放映,卻要將一段集體雞姦戲用「黑畫面」處理。但就我所看的完整版,那一段雞姦戲用遠鏡交代,而且在暗黑坑渠中發生,不是十分清晰,而男主角被雞姦的情節在影片的劇情發展有必要性,事情關係到兩位男主角的感情生活,以及男主角與一個女配角的相識,「黑畫面」處理削弱了影片自身的說服力和藝術上的完整性,創作人和觀眾都是事件的輸家。就事論事,從《安非他命》的被刪減,可見電檢處過分敏感,處理上未免過火。相對而言,《失落伊甸園》的性愛場面則逼近「四級」,導演是刻意挑戰觀眾的道德底線,用意太過虒鞢A內容步步計算(也許拉斯馮特爾已江郎才盡)。當然《失落伊甸園》會否在院線放映還是未知之數,上映的版本問題容日後再議。
言語問題也引起不少爭論,有些都是「得啖笑」。從張婉婷和羅啟銳編導的《秋天的童話》中,幾句粗口出街後,引發電視觀眾投訴的小風波即可見一斑。言語問題多是指粗口問題,說到電影中的粗口問題,大家都知道電檢處比較「媚外」,對西片間中網開一面,對港產片則相對謹小慎微。及此,不得不提香港電影界的「粗口闖將」彭浩翔。2007年,他的《出埃及記》上映,電影中粗口不少,卻獲評IIB,有本地報章因此以「港產粗口電影不列三級」做A1頭條,可是爭論還爭論,電影票房還是不佳,相信是因為影片拍得太造作,粗口也沒有性事般具有吸引力。回到今年,彭浩翔的《志明與春嬌》上映,終於被評為三級,影片拍得甚有水準,作為輕鬆愛情輕喜劇,片中的粗口都比較生活化,也夠傳神,粗口是用來講,不是用來實行,對於他人其實並不構成嚴重傷害,電檢處對於粗口大可比較寬鬆處理。
《志明與春嬌》的編劇麥曦茵首部作品《烈日當空》因為有粗口被列為三級,影片成績優異有目共睹,一部成功的青春電影反而未能讓未滿十八歲的人士觀賞,不啻是一種現實諷刺。而麥曦茵第二部作品、香港國際電影節另一閉幕電影《前度》則避重就輕,主角二人只能隔空講無聲粗口,如此都不過是權宜之策。我個人認為電檢的工作是把關,不是阻擋,重點應該放在內在的道德意識層面(例如西片《兩公婆今晚玩大驉n(Date Night)就意識而言有三級成份,但導演有意鑽空子),而不是細眉細眼地去「計點數」,量化而工具化地按本子辦事。但願有一天能看到阿嬌暢所欲言地說出那一句無傷大雅的「X你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