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的上上落落,絕大多數可以歸咎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事態變化。最新發展是西班牙的評級被降低,加上美國當地公布的經濟數據不甚理想,令美股上周五下跌。
無論如何,全球投資者對於歐債的問題,經過4月至今的長時間消息,應已完全明白,這次危機本質上是沒可能那麼快解決的,尤其是論到償還貸款的能力,更是不可能一朝一夕便改善得到。事實上,目前歐洲大陸不少經濟,以其緩慢的增長速度,加上龐大公共開支,以及難以額外多收稅的衰退後困境,要削減財赤和改善還款能力,談何容易。
至此,大家應已明白,歐陸地區現在即使有能力還息,也無力還本,正因如此,當地拆息才會上升,而債券價格下跌,資金由當地流往美元或日圓,雖然同樣低息,但起碼不用擔心賴債。當然,嚴格來說,美國和日本等地,情況好不了多少,但美國就是能夠自由地印鈔,分別很大,而日本則已衰退這麼多年,下跌空間有限矣。
信心下降 須防情況惡化
值得留意,歐洲方面最新的數據顯示,當地經濟展望的信心,在5月份意料之外地下降,而通脹的速度不及經濟師的預期,反映當地債務危機的影響,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情況惡化,可能觸發投資者聯想到衰退那邊去。
事實上,歐盟指出,反映16個歐元區國家的信心指數,由4月份的100.6,跌至5月份的98.4,經濟師原本預計可維持100.6這個水平。另外,有報告指出,物價指數方面,消費物價在5月份同比升1.6%,低於經濟師預期的1.7%。
要小心關注的是,基於歷史教訓,歐陸國家一般甚為緊張物價穩定,遠比經濟增長或失業問題更受重視,正因如此,他們的貨幣政策沒有美國那麼寬鬆。換言之,本身已是傾向略偏緊的貨幣供應增長,如果放在今天,既有危機在身,搞不好隨時把經濟推向通縮,屆時便更難收拾殘局了。
不敢消費 經濟更難復甦
的確,通縮比通脹更麻煩。一般來說,通脹只要不是很高水平,資產價格升值起碼對部分人有利,現代社會愈來愈多人擁有金融資產,則更有利。當然,從社會民生的角度看,也許通脹會對市民的負擔有增加。然而,相比之下,通縮近乎人人皆輸的局面,可以設想的是,人人節衣縮食,企業固然不會有加薪,工人也不敢消費,一直延後消費,經濟更難復甦,如此循環不息,惡性循環很難打破,必要很強大的貨幣供應動力,才有些微機會重推上去。正因如此,一般而言,現在決策者都傾向寧有通脹,盡量避免通縮,因為通脹可以收緊,雖未至立竿見影,但效果算是肯定,至於通縮,則沒有誰有把握快速脫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