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專欄作家 Matthew Lynn
是該痛下決定的時候了。未來幾個月,歐元成員國勢必要有所抉擇:是要建立真正的財政和政治同盟?還是就讓歐元自生自滅?歐洲聯盟如今明白,希臘危機不過是浮現共同貨幣若干重大瑕疵。挽救歐元之道無他,唯有加速租稅和支出的掌控中央化一途。
還有一個問題:歐元區要建立一個一統經濟大權的政府是行不通的。要讓出的主權太大,時機也不對,況且無論在法蘭克福或布魯塞爾也沒有落實新辦法的實際機制。
須面對根基不強的現實
危機每跨一步,歐元也一步一步步上分崩離析。不出幾年,就會有人開始談論恢復德國馬克、法郎、西班牙幣。決策者遲遲不願面對問題,如今才肯面對歐元的根基其實不強的現實。
歐元區的「穩定與成長公約」限制各成員國預算赤字佔國內生產毛額(GDP)上限為3%,結果並不管用。在景氣好的時候,希臘財政赤字即遠超過上限。景氣不好的時候,其他國家也和希臘一樣。
這些國家大可拚命花錢,然後向鄰國請求紓困。如此行徑下去,沒有什麼體制是能撐得久的。每個國家都有揮霍的動機,但沒有一個國家有出面紓困的動力。
歐盟上周發佈新聞稿說:「執委會提議堅定加強歐盟的經濟治理。會員國的預算必須呈交歐盟批准。」其實不難看出其中的意涵。摩根士丹利11日向投資人發佈報告說,「主權債務危機可促進歐洲國家建立更緊密同盟。」「本周末先由歐洲領袖再由財長所作的決定,象徵歐元區大舉邁向財政同盟之路。」
財政同盟三個理由行不通
財政同盟(也就是預算和租稅集中決策)可解決問題,會員國也就無法實施負擔不起的赤字。當一國有難,可獲得較成功的國家轉移的資金。這也是歐元區該有的運作模式,但以下三點,足以說明也許行不通。
第一、要交出的主權太難了。會員國簽署的是單一貨幣,而不是單一政府。若失去財政控制權,就不是一個國家。很難相信,這種路線會通過公投或選舉的這關。同一個國家要說服納稅人去補貼其他地區就很難了,如今不但要把當納的稅上繳中央,怎麼花卻又沒有控制權,那更難上加難。
德國外長 Guido Westerwelle 上周說:「預算法是個別國家國會的事,歐盟執委會不決定預算,那是德國國會的事。」其次,時機不對。未來五年,各國所能給的只有痛苦。赤字失控,政府支出勢得削減。成立任何形式的財政聯盟,在景氣好的時候就不容易了,更何況在支出被迫降低之際。歐盟要在一國預算被刪減之際,接掌一國的預算,談何容易?第三、沒有執行的機制。最近的提議是,各國預算都須送交布魯塞爾批准。
歐盟有批駁權。若預算遭到否決,各國政府不接受怎麼辦?目前為止,有人提出要修訂穩定與成長公約,但這機制仍只是填填表格,違反規定譴責一番了事。以前行不通,現在還行得通嗎?
歐盟面臨希臘纍纍債務,卻只提出這麼一個實際的辦法。但這辦法仍行不通。情況明朗後,就會只剩下一個辦法:讓歐元死了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