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儘管在「撐政改」遊行前夕一些親反對派傳媒不斷抹黑,社民連等激進人士在遊行途中不斷挑釁參加者,妨礙活動進行,但是最終仍有超過十萬名市民在酷熱天氣下走出來,表達對政制向前走的呼聲,顯示了主流民意的訴求。現在政改方案表決已到了關鍵時刻,議員應順應民意,作出對市民負責任的決定,不要再犯05年的錯誤。
政制向前走大聯盟日前發起撐政改集會及遊行,約有12萬人參與,反映香港的主流民意是希望通過政改方案。行政長官曾蔭權在活動上再次懇請所有立法會議員,就政改方案投下贊成票,他還對各界支持政改表示感謝,稱推動政改是他工作40多年來,最有意義及重要的工作。撐政改遊行最終吸引到十多萬名市民參加,遠超主辦單位最初的估計,一方面說明政制向前走是主流民意的意願,另一方面也反映市民擔心政改方案可能再被否決,所以要走出來,以行動向議員表達民意訴求,對於推動議員投下明智的一票有積極的意義。
市民踴躍參與 支持方案通過
這次撐政改遊行有幾點值得重視。一是遊行匯聚了多個政黨及團體,遍及社會上各個階層,所有參加者都是為了推動本港政制而來。建制派過去較少組織類似的遊行,在籌備推行期間難免有未盡完善之處,但最終有十多萬的市民出席,成績令人滿意。更令人感動的是,遊行時的氣溫高達三十多度,天氣悶熱,十多萬市民雖然行得汗流浹背,部分參加人士更是長者或幼童,但仍然沒有怨言,盡量走畢全程。這些都說明了他們參加遊行並非是為了什麼「海鮮餐」,部分傳媒的抹黑是對真心支持政改的市民的侮辱,也漠視了十多萬民意的訴求。
二是遊行是在部分傳媒不斷打壓之下進行。在遊行籌備期間,部分別有用心的傳媒就不間斷地對遊行進行抹黑,將個別事件上綱上線,誣衊主辦單位是以金錢來「利誘」市民參與。這些說法其實不值一哂,部分團體為參加者提供交通等支援,在不同團體包括反對派團體都是司空見慣之事。至於以錢「利誘」市民參加遊行更是荒謬之極的說法,試問十多萬市民要用多少錢才可以「利誘」過來?如果市民不是認同遊行的目的,誰人會在這樣炎熱的日子走出來遊行。部分傳媒三人成虎的說法,不過是要打壓遊行,減少市民參與而已。但儘管如此,遊行最終都成功完成,將龐大的民意成功顯示出來,這些傳媒只是枉作小人。
三是這次遊行是政改方案在表決前的一次民意總表達。之前大聯盟提交了百多萬個簽名,部分反對派認為當中有水分;多個民調說主流民意支持政制向前,部分反對派稱這個民調不準確,有誤導成份。總之,凡是對政改方案有利的事實反對派一律不予理會,都以陰謀論視之。但這次遊行以鐵一般的事實,給了部分反對派人士一記響亮的巴掌,十多萬人以汗水及腳步顯示了意願,這些都是支持政改方案的中堅力量,再加上多個政黨及團體的踴躍參與,社會各界的意願已經十分清晰,議員再也不能對市民的意願視而不見。
尊重市民呼聲 支持政改方案
現在的情況是,政改方案能否通過將端賴溫和反對派能否頂住壓力,在政改問題上作出妥協。從近期的事態發展可以看出,激進反對派不斷以文攻武嚇來打擊支持政改的聲音,說穿了就是擔心民意匯集起來,展現出希望政制向前的呼聲,這樣他們將難以繼續站在道德高地反對政改,所以才會千方百計阻撓遊行。遊行當日,社民連同樣組織了一些憤青來指罵參加人士,但面對龐大的遊行隊伍,不過是一小撮盲頭蒼蠅嗡嗡叫而已,徒然成為遊行中插科打諢的小丑。唯一的得着是說明了哪一方才代表了主流民意,並且清楚向激進派表達市民希望政制向前走的呼聲,不要讓他們再次騎劫民意,綑綁否決政改方案。
《孟子.公孫丑下》有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政制前進是大多數市民的意願,通過政改方案意味本港政制能夠終結了五年來的空轉,正式向普選前進,是本港政制的里程碑。議員要得到市民支持,就更應在關鍵時刻展現承擔,通過方案順從民意的訴求,否則只會被民意所唾棄,成為本港民主的「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