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 資深傳媒人
完成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兩岸將建立全方位經貿合作領域,跨出兩岸經貿「常態化、正常化、制度化」的一步。未來進入大陸的廣大市場,以及兩岸攜手面對激烈競爭的國際市場,台灣將大大提高產業的競爭能力,極有利未來台灣黃金十年。不過,大陸和台灣互相跨前一步,對香港提出了新的挑戰。多年來,傳統上香港擔當兩岸中介角色的平台作用將減弱;雖然香港和大陸一早簽有CEPA,而且據說享有的優惠條件還超過ECFA,但不管如何講,ECFA對香港是一種前所未來的挑戰。
中國大陸經濟崛起,開放度的不斷提高,台灣競爭力的提升,曾經獨享優勢的香港進入了激烈競爭的大中華市場,前要面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堵截,後有台灣ECFA的追擊,香港需要揚長避短重新思考自己的優勢。
在過去兩岸關係的互動中,香港始終扮演著重要的中介角色。在兩岸冷戰對峙之際它是兩岸互動交流的緩衝地。在兩岸開始交流無法直接三通之際,它是兩岸人員經貿交流最為重要的中介地。如今,隨著兩岸直接三通往來及與兩岸關係大幅和緩改善,各方均甚為關注香港長期作為兩岸交通、貿易、服務等中介角色是否會受影響?長期以來為亞太及兩岸重要的金融中心角色是否會受影響?香港具優勢的服務角色是否會受影響?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如果依目前兩岸融合發展的形勢,香港不進那一定則退。台灣關稅優惠的條件下,具有的貿易、服務優勢是明顯的,加上台灣產業的多元化,更有比香港純正多的語言及文化優勢,香港顯然會處於劣勢。
香港要確保金融優勢
香港長期以來的國際金融優勢,也必須正視越逼越緊的挑戰。一九九二年,中央政府就提出了把上海建成為國際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的設想,以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二零零九年四月,國務院頒布法令,更為詳盡地描述了上海未來的目標。到二零二零年,上海將成為與中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金融中心,上海要重塑昔日金融中心的輝煌,更不斷展現其驕人的金融風釆。
雖然,香港是上海距離最近的國際金融中心,在上海重新崛起、締造國際金融中心未來的日子裡,香港還是重要貢獻者之一。但上海的的目標設計遠遠超越香港,瞄準紐約。上海要成為全世界最重要金融中心之一的雄心始終是上海發展規劃的重要部分。實際上,去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為全世界第二大股權融資市場,十一次企業首次公開發行(IPO)共吸引資金一百九十五億美元。上海股市交易的成交量二零零九年暴漲了九成六,總金額達五萬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去年,上海市場的市值飆漲九成八,達到二點七萬億美元,排名提升至全球第六,僅次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和倫敦證券交易所,並且也剛好排在香港之前。
很顯然,香港數十年在兩岸三地積累的優勢正在弱化。雖然,香港崛起成為國際都市一直以來都在挑戰和競爭中走來,挑戰和崛起伴隨著香港成長。但未來的時刻,香港將進入了需要面對的挑戰是來自兩岸,是屬於來自大中華市場內部的競爭,令香港腹背受敵。在這樣一個新格局下,香港需要揚長避短,尋找新優勢。既要保持兩岸三地競爭優勢不大幅下滑,又要在這之外找到新的競爭力。
港可在兩岸扮演更多角色
其實,在兩地三地中,香港最具優勢的是國際化,香港的制度、環境、文化,與國際接接軌的程度很高,有國際市場的優勢。最近香港東方明珠創業有限公司成功通過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核批准完整收購美國天然氣油田,又轉身和大陸企業結合成為戰略夥伴,就是利用香港國際化優勢引領國企走出去的很好範例。激化國際化優勢,攜手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走向國際市場,香港比台灣更有競爭力,是彌補香港在兩岸三地市場優勢弱化的很好出路。這應該成為香港尋找優勢的新思路。
香港在兩岸關係不是很充分的時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九二共識就是在香港誕生的,國民黨連戰主席去大陸的和平之旅,不能直飛,也不能停在外國,於是停在香港。現在兩岸關係比較熟絡了,我們就發現一個問題——港台關係嚴重落後於兩岸關係。這是大家都認定的事實。另一個事實是,兩岸關係低落的時候香港起到了重要作用,現在兩岸在經濟文化交流方面都已經突破了瓶頸,最大的問題是政治議題,尤其是身份認同方面一直爭持不下。那麼,香港能不能在兩岸政治議題的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一些實質性的涉及政治領域的交往,讓香港先行,例如,現在兩岸是「一中各表」,香港是實行一國兩制,認定「一中」,是不是可以提出對兩岸「一中各認」的嘗試,成為兩岸政治突破的試驗田。這些都是香港的重要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