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因才
6月底以來,亞太地區軍事演習密集,氣氛詭異。北部有俄羅斯和美韓的兩場軍演,穿插著中國在東海的實彈射擊訓練,東部有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14國聯合反海盜軍演,南部有中巴的反恐演習。幾場演練繞著中國,形成了一條巨大的弧形地帶。
無論規模還是影響,美國所主導的兩場軍演都最值得關注。從中也反映出,在亞太現有的安全架構中,美國角色的重要性。此次環太平洋聯合軍演參與國家即有日韓、東協四國和澳大利亞,幾乎囊括了華盛頓在環西太平洋區域的所有軍事協定國。作為區域外國家,華盛頓對亞太安全事務的參與雖然只能憑依它在冷戰時期遺留的聯盟體系,但其根基卻十分牢固。近些年,由於朝核問題與南海海域劃界和資源爭奪的升溫,美國在此一地區的聯盟關係更加穩固,重要性更為突出。
美國主導的兩場軍演都對北京造成了巨大壓力。環太平洋14國軍演暗指中國,而籌備中的美韓黃海軍演更直逼京津門戶,挑釁試探意味十分明顯。
對華採取務實融入的姿態漸成華府主流,不過其軍事上的遏阻心態卻未有大的改觀。軍事關係的冷淡由此成了中美大跨步向前的最大障礙。伴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和華府戰略重心的東移,兩者間的衝撞點越發增多。華府參與亞太安全事務越深,越容易被北京視為對自身利益的損害。兩國不僅在朝核、台灣、南海這三大熱點問題上暗地角力,更在鞏固和突破對華的島鏈封鎖圈上形成激烈攻防局面。
中國安全壓力不小
面對華府的戰略打壓,北京很顯然不願再繼續保持沉默。此前國防部因拒絕美防長蓋茨的訪問請求而引發熱議,這次在美韓發出黃海演練的試探後,北京又很快做出了東海實彈訓練的安排,更有參謀副總長馬曉天公開出面表示反對,態度之決絕,亦屬罕見。
從更大範圍來看,中國的安全壓力不小。不僅僅美國,周邊的不少國家也將中國的強勢崛起視為潛在威脅。儘管北京提出「和平發展」,謹小慎微,「韜光養晦」,但由於中國塊頭太龐大,即使北京願意謹守消極防禦姿態,也會對地區權力結構造成巨大壓力。因而,亞太的安全困境短期內難以消解。即使中俄間的親密戰略關係,也在梅德韋傑夫逐漸暖化俄美關係後,開始出現裂痕。
不僅如此,亞太部分國家大力推進的軍事現代化、不斷湧現的突發事件、亟需應對的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區域內國家間相互信任的匱乏以及大國權勢的激烈角逐,都使得此一地區軍備競賽出現了持續升溫的跡象。
有意思的是,和亞太軍事安全競爭升溫相伴而行的,是區域內洶湧的經濟一體化浪潮,後者也以中國為中心。本質上相互衝突的兩種趨勢在這裡卻以一種奇特的扭曲方式相結合,由此也決定了不論日本鳩山政府提出的「東亞共同體」,還是澳大利亞陸克文政府提出的「亞太共同體」,都難以成型。區域一體化要邁步向前,就必須解決亞太安全匱乏這一短板。而重中之重,當在中美間的軍事互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