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雲飛 北京國際研究學者
幾年來,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不斷渲染炒作關於中國的種種奇談怪論,製造諸多所謂「問題」,他們的實質目的就是要通過不斷渲染炒作,讓中國感到被動和理虧,這些都是思維陷阱。當然,同時必須看到,中國的確需要借鑒國際經濟和社會發展轉型的諸多有益經驗,在國內加強公平合理幸福社會建設,切實樹立提高勞動者工資、普及醫保、養老和社會保障也是優化和推動生產力健康發展的意識。依靠低成本勞動力來推進經濟發展、支撐低層次品牌的運行時代即將過去,建立覆蓋農民、工人等各類國民的公平普及的醫保和社會保障體系。司法公正要為弱勢群體權益保駕護航,嚴厲處罰處置那些喪失社會良心、缺乏基本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的各類企事業單位。
應當說在國內社會建設方面,近年來中國已經取得了許多進步,但還有許多工作需要繼續推動。要看到低層次的「世界工廠」思維斷不可取、實不可取。事實上,近來導致國內一些地區出現罷工情況的實質是勞動力供需結構逆轉,是新一代農民工追求更好生活和社會保障的強烈願望。農民工人數從無限量供應到出現短缺,意味著低工資時代的結束,議價優勢將從企業轉到工人手中,中國工人受教育程度與素質提高,也是加薪的重要理由。為推進產業結構健康升級、拉動民生健康消費、推動社會發展長遠穩定,必須徹底打破、批判和摒棄繼續依靠勞動力紅利支撐增長的落伍和非人道思維,善待國民、提高待遇,讓中國公民切實平等地感受到幸福社會的實實在在,實現才真正利於現實和長遠的富民強國。
勞動力紅利難以為繼
提升工資有助於促進中國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將極大有利於促進生產力而絕不是削弱中國的產業競爭力,更不會嚇跑所謂的外資。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端午節視察北京工地時,特別深情地強調「農民工的勞動是光榮的,應該得到全社會的尊重……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年輕農民工」,他在年初兩會新聞發佈會上也曾動情地表示,要讓人民感受到生活的體面、讓人民有尊嚴地活著。《人民日報》就此多次刊發「政府必須提高工薪階層收入,以維護社會穩定,促進國內消費」等諸多重要理論文章,對中央政府的人文關懷和意志,地方政府必須更新思維、堅決執行。實際上,達官顯貴的孩子沒有幾人去打工,打工的都是工農子弟。作為國家,應該一視同仁並充滿人文關懷,更不要對私企外企的一些非人壓榨默不作聲乃至明保暗壓。
切實提高勞動者的工資收入水平好處多多。一個運轉良好的社會,民富是重要指標,藏富於民,保持基本的公平公正,人民付出相應的勞動量能獲得比較體面充足的消費能力。要積極引導各類企業尤其是對外出口企業走高端品牌和高端價格之路,打破中國貨便宜但質量差的不佳形象。對中國外國企業要一視同仁,賦以國民待遇,發展優先惠及國民。要切實摒棄反思一些機械簡單的思路,比如一遭遇經濟低迷就迷信和簡單套用大規模基建等機械的刺激政策,過分推崇羅斯福的凱恩斯經濟理論,公共投資和基建投資好大,而嚴重忽視其成效。在政府財政充盈的情況下,應切實發展民生經濟、提高工資收入、推動民眾消費,應切實給企業讓利讓稅並嚴格規定將其用於加薪、建立公平廣泛的保障體系。這些舉措有利於國家經濟、社會、穩定與安全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
應當說,近幾年來中國充分意識到了提高國家「軟實力」的重要作用,但對「軟實力」期望過高。軟實力的提高實際上有賴於各個社會環節和體制建設優化,這才是「軟實力」存在的基礎和依托。離開這些建設去投入大量財力人力提高軟實力,效果並不理想,幾次礦難、罷工、工傷和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就足以嚴重傷害國家的「軟實力」和國際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