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歐元鈔票。 路透社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涂國彬
上周五,大家期待已久的歐洲銀行業壓力測試,終於有了結果。不問可知,測試結果一定正面。為什麼?因為測試之前已經心裡有數,測試的標準不會太嚴苛,才會進行,以免引起市場的負面效果。
建立市場信心至為重要
這樣一來,究竟歐洲銀行業壓力測試,意義何在?意義大矣,要為市場建立信心,這一點比什麼都重要。坦白說,事情究竟有多壞,投資者未必真的在意,大家在乎的是公布後究竟會造成什麼印象?對市場衝擊有多大?因此,大家如不善忘的話,當記得當日金融海嘯之後,美國一樣有某些測試,也面對類似的批評,不外乎就是標準太寬鬆什麼的。
是的,不少論者批評道,壓力測試沒有包括這樣那樣的項目在內。這批評固然準確,真有其事,但話得說回來,假如什麼都計算在內,則太難看太震撼的結果便會出現,那可是大家想看到的嗎?重點是,真相未必好看,亦未必人人想看。
如果有人認為,這些測試就是要把真相公諸於世,恐怕是有點太過天真。真相其實無人可知,歐美均如是。小至單一金融機構,大至一整個歐洲國家甚至歐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誘因或壓力,要盡量的隱惡揚善,畢竟他們的前途,某程度上就看他們的報告寫得怎樣。
美國類似測試已作借鑑
今天歐洲出事,倒也算好一點了,如果真的老實不客氣,把什麼都抖出來,借貸利率可能再提高,甚至根本借不到錢,那怎辦?相比之下,如果在金融海嘯後不久,美國那次什麼測試又是如此開誠布公,恐怕金融市場的反應會負面得多,資產價格未必可以在2009年3月便見底回升。
正因如此,看待這些報告或測試,倒不宜太過苛責,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有些事情,寧願大家都知道存在,也不便直接公開說出來,可能對大家都好。
當然,話分兩頭,今天大家看看歐洲的情況,歐元重回較高水位,擺脫了早前第二季時歐債危機高峰期的困局,故此,大家其實未必真的很在意歐洲銀行業的壓力測試,也說不定。其實,如果以資產價格的反應,反過來估計投資者的心態,根本很可能眾人早已打定輸數,把歐債危機想像得比實際情況更差,就如當日金融海嘯時,投資者一面倒的悲觀,同出一轍。既然已是一面倒的悲觀的評估,即使再有什麼新進展,都沒太大影響了。
誠然,歐洲的情況並不樂觀,長遠計,結構性財困不易徹底解決,歐洲本身經濟增長太慢亦是問題,甚至歐洲佔全球的份額也將愈來愈小,這一切都是實在的難題。然而,長遠的事長遠再算,短期計,早前太過極端的一面倒,自然引來反方向的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