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世博美國館。 網上圖片
——國家精神的感召力
6月7日,晚上8點多,我走出世博園的南非館。剛才的南非館城市建設主題月開幕式活動,還活躍在腦海中。一個非洲小國家,由於實行了民主政治,國家面貌煥然一新,城市建設變化巨大。看著這些政府官員自信、風趣的演講,尤其是用ppt介紹了南非的住房發展情況,我為這發展中國家的成就感到高興。
夜晚的世博園風景旖旎。許多國家館的奇異造型燈光勾勒出一片歐美風情。馬路上,好多輛巡遊車已經排成一長列。在幾輛貴州茅台車下面,幾個模特姑娘在作喝酒狀。附近就是美國館。有人說:美國館就是幾個電影,沒什麼味道。果真這樣嗎?
在美國館,大約排隊半個小時。走進大廳,只見一位年輕的美國女導遊,用流利的中文,幽默地介紹美國館的參觀內容,並時而引導中國客人講英語的問候語。觀眾剛才排隊的疲憊在笑聲中一掃而空。進入第一大廳,放映的第一個影片以國務卿希拉里歡迎致辭開頭,還有是許多美國人如何學習用中文表達歡迎的故事,場景活潑而詼諧。第二廳放映的是美國各界人士的人生觀和對中國的認識等,最後是總統奧巴馬講話,談及中美友誼等。影片很多地談到了「美國精神」,即:多元、創新、樂觀,同時十分關注兒童的美好未來和互相關愛等。在輕鬆的日常生活中透露出嚴肅的哲學觀。最後一個放映廳最為震撼人心。4D影片《花園》講述的是一個小姑娘用自己的行動,喚醒和感召了鄰居,把大樓底下的垃圾場,改造成美麗的花園。故事場景被投射在5個城市大廈上,由五個超大屏幕組成,非常直觀和逼近。不料,本來面目一新的花園,突然受到一夜暴雨蹂躪,慘不忍睹。此刻一陣炸雷過後,放映廳內頓時也奇妙地出現一些雨絲。第二天一早醒來,有些沮喪的姑娘突然發現,鄰居們不畏暴雨的挑戰,齊心協力,使花園重歸美麗,並愈加舒適。連一直旁觀的大力士,也加入了整理環境的行列中。
步出美國館,我還沉浸在剛才的動人場景中。這是世博園中屬於精心構思、巧妙演繹城市主題的最佳場館之一。美國為什麼不展示他們發達的經濟、卓越的科技和強大的軍事,卻濃墨重彩地宣傳其倡導的美國精神呢?卡耐基對成功學大師拿破侖.波爾曾說過:美國最可貴的是思想自由。一位華裔美國官員說:美國人喜歡多說話,愛發表個人的獨立見解。美國這種重視精神財富的積累和理念信仰的傳播,支撐著美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尤其是冷戰結束後,一直保持世界各國的領先地位。
在美國的經濟發展史上,也經歷過國家財富積累時期的那種因貧富懸殊而導致的社會動盪。1892年《美國人民黨黨綱》說道:「腐敗現象充斥著投票箱、立法機關和國會,就連司法機關也未能倖免。數百萬人辛勤勞動的果實就這樣被一小部分人明目張膽地掠奪,積聚起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巨額財富。這一小部分人在擁有了巨額財富之後開始輕視共和國,民主自由因此受到了威脅。」據一項資料表明,上世紀20年代,美國收入最高的10%的人群擁有超過43%的國民總收入,其中收入最高的1%的富人們的收入,更是佔到國民總收入的17%以上,極少數富人支配著美國的財富。
美國畢竟是個偉大的國家。許多歷屆總統和美國國民堅決捍衛《獨立宣言》中的民主自由精神,與造成國家危險的富人們的不法行為進行了堅決的鬥爭。1864年11月21日,林肯在一封親筆信中寫道:「我看到一場危機正在逼近我們,這讓我為我的國家感到不安。戰爭的結果使大企業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隨即出現了高層的腐敗,金錢的權力範圍在逐漸擴大。直到有一天,當所有的財富全部集中到少數人手中時,美國也將被摧毀。此時,我為國家的安全感到十分焦慮,這種感覺勝過以往,甚至勝過戰爭時期。」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萬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終於獲得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佈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1936年,羅斯福在競選總統的一次演講中說:「既得利益集團已開始將政府僅僅視為其自身事務的工具。金錢集團把持的政府與暴民團伙把持的政府同樣危險。」後來的「羅斯福新政」主要指向就是要縮小國民收入差距。
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經濟成就舉世矚目,但是社會貧富差距十分懸殊。更為嚴重的是那些少數既得利益集團,不僅瘋狂地攫取國民財富,而且還不擇手段地佔據政治資源,並把持在社會上的思想主導權和言論話語權,導致社會群體事件不斷發生。黨中央已經採取一系列調控政策,總書記和總理還先後發出要讓國民生活有尊嚴、體面勞動等指示。但是,目前我國最薄弱的就是社會思潮的迷茫、混亂和困惑。復旦大學校長發出的「精神虛脫」擔憂,不僅反映教育界的一種現象,也是整個社會的一個縮影。一些政府官員因憂鬱而自殺的事件,已是屢見不鮮。
振奮精神的急切呼喚和回應,是我國當前最大的民生。一個人、一個城市和一個國家的生存和發展,最終是需要精神支撐的。社會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需要強有力的政府引導、官員垂範,乃至全社會達成共識。「團結拚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7年前開展的上海城市精神大討論,最終由市第九次黨代會明確號召,與時俱進地培育城市精神,大力塑造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新形象,使全市人民始終保持艱苦奮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是上海市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十六個字的城市精神。但是,不知何故,如今,城市精神在我國許多城市,卻不大提了。而一座城市的精、神、氣,卻正需要連綿不斷地、可持續地集聚和充實啊!
上海有個別媒體說,《花園》影片展示了美式都市童話,也是典型的美國個人英雄主義的體現,其實這是誤讀。美國館的三部電影,包括世博會上其他館所播放的影片,所傳遞出來的多元、創新、合作、樂觀等國家理念,應當是反映了全人類的共同願景。從地理空間看,我國與美國是相隔遙遠的。而從心理距離看,中美兩國人民的心卻是貼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