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震海博士 鳳凰衛視評論員
廣東省長黃華華不久前訪問台灣,引起輿論的密切關注,不但被認為是繼上海市長韓正、浙江省省長呂祖善訪台之後,大陸省部級首長訪台的又一成功事例,而且也被認為開創了紅藍綠橘同台的場面。從上海市長韓正,到浙江省省長呂祖善,然後再到黃華華,其訪台經驗及其對兩岸關係的潛在作用值得關注。
紅藍綠橘首次同台
在這些大陸地方首長訪台行程中,比較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長韓正和不久前浙江省省長呂祖善的台灣之行。呂祖善到訪由民進黨執政的高雄縣,在當地義大皇冠飯店的晚宴上,本身為中共中央委員的呂祖善與民進黨籍高雄縣長楊秋興、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以及多位國民黨立委共聚一堂,被輿論認為是「寫下新紀錄」。據報道,晚宴上,楊秋興贈一把美濃紙傘給呂祖善,呂祖善還把傘打開來,作勢為楊秋興撐傘,引發現場來賓一片笑聲。
有媒體記者在從現場發回的評論中寫到:「中共高官與民進黨人互動有何難哉?不就在一念之間嗎?……中共與民進黨的關係,不就是仍處在如此的清晰與模糊之中嗎?這幅照片也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思考:中共與民進黨何時才能找到一把更大的可以共同遮陽避雨的傘?」
兩岸關係:紅藍綠須有共識
這一觀察和思考可謂切中要害,入木三分。兩岸關係發展至今,在取得不可否認的成績的同時,也遇到兩個結構性問題,一是兩岸的政治定位,二是兩岸綠營民意的反彈和牽制。未來的兩岸關係,無論其展現形式如何,最終萬變不離其宗,都必須服從於一個根本目的,即保證兩岸關係不可逆轉。
當然,從兩岸紅藍綠三方的不同立場出發,對所謂不可逆轉一定有不同的解讀。但撇除這些深層分歧,就表層而言,兩岸關係必須維持一個和平、穩定並可理性溝通的氛圍,這應該成為紅藍綠三方達成的一個共識和底線。
紅藍綠三方達成這一共識和底線,有其十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過去若干年的經驗告訴人們,紅藍綠三方若一味從各自立場出發提出在兩岸關係方面的要求,那麼不但短期內於事無補,而且還可能使在各自立場大相逕庭的情況下,毒化兩岸關係氛圍。尤其是今天的兩岸關係,早已超越了北京和馬英九雙方可以溝通的範圍。由於綠營民意對馬英九的牽制,兩岸關係實際上已經成為由紅藍綠三方緊密參與的一個共同事務。紅藍綠三方,不管其立場如何大相逕庭,也不管其各自主觀上是否願意,實際上已經在不自覺間成為兩岸事務的命運共同體的成員,因為其間只要有一方突破平衡,兩岸關係立時就會不隨人們的意志而轉移,向著惡化的方向逆轉。
地方首長:另一種「民間大使」
從這個意義上說,雖然目前民共直接管式對話尚不現實,但這不等於民共之間,甚至在紅藍綠三方之間就可以沒有其他方式的溝通。這其中既包括紅藍綠三方人士的私下溝通,也包括通過媒體公開平台的溝通,也包括兩岸地方首長之間的溝通。
誰也無法否認,大陸地方首長訪台的官方色彩;然而這一官方色彩則又有別於在北京與台灣最高層之間的往來。上海市長韓正訪台時,台北市民一口一聲稱呼其為「韓市長」,心中毫無障礙。這正是兩岸關係目前階段的微妙之處:在「國家」層面各自防守嚴密,但在地方層面卻可以完全放開。而大陸省部級官員這種介於官方代表和「民間大使」之間的雙重身份,也便於其更多與藍綠雙方的人士展開互動。
民共之間或紅藍綠三方之間的溝通,其要旨是達成雙方或數方民意的溝通和對接。只有雙方或數方的民意達成了溝通和對接,許多政治上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若借用學術語言來形容,以和平協定為代表的兩岸政治框架解決方案,是兩岸關係耳朵前沿工程;而兩岸民意的溝通和對接,則是一項基礎性工程。只有扎扎實實做好基礎性工程,前沿工程才有持續發展的空間和前景。而兩岸地方首長的來往,則似乎可以扮演一個介於官方與民間之間的微妙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