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危機事件中媒體的社會責任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09]     我要評論

王 方

 菲律賓政府不久前正式公佈「8.23」馬尼拉人質事件調查報告,建議對菲前國家警察總長、馬尼拉市長等相關責任方提起訴訟,而兩位記者和三家媒體也赫然出現在被建議起訴的名單之上。報告認為,這些記者和媒體在人質事件的關鍵時刻不停地對劫持者進行採訪,導致形勢惡化。

 政府建議起訴記者與媒體,在菲律賓引起爭議。反對一方認為,媒體的職責就是報道,政府的職責才是救人,正是透明的直播讓人們了解到事件真相和各方表現。贊成一方則認為,媒體對事件的過度介入和不加約束的現場直播,明顯干擾了救援行動。《馬尼拉時報》一篇題為《失職的警察﹢歇斯底里的記者=人質悲劇》的評論認為,「大多數記者都沉湎於瘋狂地追逐事件進展,不能幫助平息事態,更別提讓兇手平靜下來」,媒體的直播和警察的瀆職一樣,是解救行動失敗的主要原因。

 在這場危機事件中,記者角色的越位和媒介權力的變味無疑令人警醒。事發後,多家媒體湧入現場進行全方位直播,即使當法醫在車內搜集證據時,都有記者不放過搶佔現場的機會。

記者角色的越位令人警醒

 事件進展、警方行動、各方反應等,直播內容鉅細靡遺。劫匪通過車載電視掌握了實時全面的信息,當其得知弟弟被警方帶走後,情緒開始失控。而電視觀眾目睹混亂的槍戰場面、被射殺的屍體等,心理上遭受強烈震撼,一些香港觀眾因此出現心理問題。「直播人質事件本身就是一種道德上的失誤」,菲律賓媒體自由和責任中心路易斯教授指出。

 新聞直播能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記錄突發事件,是記者的榮耀,也是媒體的賣點。但在危機事件的關鍵時刻,當直播可能影響到人物命運和事件進展時,「新聞人」和「社會人」的角色就出現了衝突。俄羅斯別斯蘭人質事件、印度孟買恐怖襲擊案等突發事件中,都因有媒體的過度直播,使恐怖分子清晰了解到警方的部署,並最終影響了事件的進程。

 在危機事件中,犯罪方越來越懂得「巧妙」利用媒介權力,媒體成為他們尋求轟動效應和談判價碼的直接通道。在「8.23」人質事件中,劫匪就直接打出要求「媒體介入」的字樣,有的記者「幸運」地數次現場電話採訪劫匪。記者本應是事件的「觀察者」和「記錄者」,最終卻成了事件的「參與者」乃至「製造者」。英國已故王妃戴安娜在「狗仔隊」的追逐下最終喪生車禍,當屬經典教訓。她的哥哥曾感慨說,「我一直相信媒體會害死她,但我沒想到媒體會採取這樣直接的方式殺死她。」

 新聞直播的時代,媒體觸角無處不在。新聞記者因此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就是如何抑制自己的「權力衝動」,防止以公共利益和知情權為由使越權行為合理化,意識到尊重人的價值和維護社會公德比簡單追求傳播效果更為重要。「只有媒體工作者堅持不懈地自願維護最高的社會責任感,新聞自由才能獲得最大的保護」,數百年來孜孜探求新聞自由真正內涵的學者們如是解釋。 (本文轉載自《人民日報》)

相關新聞
世紀風雲:「走廊交談」後:中日關係仍存變數 (2010-10-09)
劉皇發無心之失 政治化別有用心 (2010-10-09)
反對派區議會選舉三大部署 (2010-10-09)
危機事件中媒體的社會責任 (2010-10-09)
頂天立地:分產濟貧不如創富救貧 (2010-10-09)
明辨是非:民意所向 復建居屋 (2010-10-09)
廿四味:李鵬飛鍾士元為反對派選舉工程「起錨」 (2010-10-08)
把脈香港:西方勢力操控反對派選戰部署 (2010-10-08)
ECFA推動兩岸經濟關係走向新階段 (2010-10-08)
狂犬吠日無損太陽光輝 (2010-10-08)
止戈為武:解放軍外交從容不迫 (2010-10-08)
區會五席工聯會可佔一席之地 (2010-10-08)
用智能卡在兩岸四地過關增效率 (2010-10-08)
志強時評:「派糖」不宜成慣例 扶貧應有新思維 (2010-10-07)
鳴記於心: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看日本 (2010-10-07) (圖)
建構兩岸「化戰略危機為經濟轉機」和平機制 (2010-10-07)
解惑篇:柴灣「豬頭骨」的啟示 (2010-10-07)
深港優勢互補建國際大都會 (2010-10-07)
民筆聊生:多元經濟創「藍天」 (2010-10-07)
政經人語:區會選戰「開打」 環境局中「第一槍」 (2010-10-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