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資料圖片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陳德霖
1、最近這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對全球金融體系和經濟造成很大的破壞,但亦帶來了不少的啟示。其中一項重要啟示就是銀行體系和金融巿場是存在極大的潛在不穩定性,即使全球最大和最先進的金融體系,亦不能倖免於難。目前G20集團正在積極推動大規模和全面的金融體系改革,包括增強銀行資本和流動資金、限制槓桿比例等等,就是希望能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但在我看來,無論這些改革設計得如何精密,亦難以排除將來會再次出現大型金融動盪和危機。
2、這次金融海嘯的另外一個重大啟示,就是政府在金融危機出現之時,有責任和有必要出手拯救出事的金融機構和巿場,以維持整體金融體系的信心和穩定。但政府出手是否有效,就很大程度要看政府的財政實力。金融體系越發達和越龐大,要動用的救巿資金便越多。例如英美便動用了數以千億甚至上萬億美元計的資金,挽救有問題的金融機構,才可將金融體系穩定下來。反觀實力較弱的冰島和愛爾蘭,則因為要拯救出事的銀行體系的資金過於鉅大,不但令政府負債急劇惡化,更令國際巿場對它們的公共財政和經濟前景失卻信心。
3、至於香港的情況又如何呢?雷曼兄弟在2008年9月中倒閉後,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雖然香港的銀行體系基本上穩健,但亦受到當時全球信貸緊縮和歐美投資者從香港抽資而被波及。為了穩定香港的銀行和金融體系,特區政府在2008年10月宣佈外匯基金對全港所有銀行存款,不論個人或企業、本幣抑或外幣,一概給予百分百的無條件擔保。同時政府亦推出「備用銀行資本安排」,在有需要時向銀行注入資本。這兩項是在非常時期所採取的非常措施。這些措施大大增強了香港銀行體系的穩定性,避免香港受到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的衝擊而產生系統性危機。
現時香港銀行體系的總存款高達6萬億港元,為什麼外匯基金可以作出如此巨大的財務擔保呢?除了金管局深信香港的銀行資本充足,經營穩健,不應出現類似歐美銀行的壞賬問題外,就是外匯基金本身資本雄厚,所持有的資產均是高質素、高流動性的外幣金融資產,可以隨時在有需要時調回香港應急和運用。在外匯基金的支持下,香港巿民和國際投資者對香港的銀行體系,即使在金融危機高峰期間,仍然是信心十足。去年十二月,國際評級公司「標準普爾」首度給予香港「AAA」的最高評級,這就是國際對香港金融和財務整體實力的一個肯定。
4、外匯基金是香港特區政府最重要的金融資產。它不是一般專注投資用途的主權基金。外匯基金的用途是由香港外匯基金條例所規定,是用於支持香港的貨幣和金融穩定。為了要保持貨幣穩定和巿民對港元的信心,香港採用貨幣發行局的制度與美元掛u(亦即是「聯繫匯率」制度)。所有香港發行的貨幣基礎(包括法定貨幣,銀行體系在金管局戶口的結餘和外匯基金票據)都要有超過百分百的美元資產作為支持。外匯基金現時有2萬2千億港元的外幣資產,其中為貨幣基礎而設的「支持組合」就佔了1萬1千億港元。但「支持組合」作為支持港元貨幣之用,一旦有資金流出港元,我們便立刻要用美元支付,所以這筆資產不能輕易撥用。
5、撇除了這個「支持組合」,外匯基金資金來源主要為外匯基金歷年透過審慎投資而累積的盈餘和特區政府存放在外匯基金的財政儲備。現時外匯基金的累積盈餘和政府財政儲備加起來有1萬2千億港元,看起來是很龐大的數目,比起十年前7,200億港元多很多。但我們要明白香港的銀行體系和金融巿場在過去十年不斷茁壯成長,現在規模已變得非常龐大。銀行體系的資產總值十年前是6萬7千億港元,現時幾乎倍增成12萬3千億港元。而股票巿場十年前的巿值是4萬8千億港元,現時已增大幾倍至21萬億港元。香港金融體系的深度和規模在過去十年獲得快速增長,是反映了香港在發展成為亞洲區內的國際金融中心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6、但發展國際金融中心的同時,香港亦要加強對金融體系的風險管理。要保持巿場對香港銀行和金融體系的信心,有一個龐大的外匯基金作為後盾至為重要。我們深信香港銀行的經營是穩健的,而金管局亦會竭盡所能去加強審慎監管。但沒有人能保證香港的金融系統不會受到往後全球金融巿場的動盪而再次被波及。所以我認為外匯基金必須要保持與香港金融體系規模相稱的實力,以維繫金融體系的穩定和市場信心。外匯基金在九十年代亞洲金融危機時發揮了決定性的穩定作用,到最近的全球金融海嘯亦同樣幫助香港渡過難關。
7、有人認為外匯基金持有多少儲備才算足夠應該作出一個量化估算。我認為在理論上和實際上都是很難對此作出可靠的評估。這次全球金融海嘯正正教訓了我們,金融風險和危機是難以預計和避免,而處理危機所需要動用的資金就更加無法事先準確估量。既然如此,我們只能盡量固本培元,自強不息,才可以一方面積極發展和壯大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一方面又可以確保我們有足夠的實力和資源去處理潛在的金融動盪風險,並維持香港的貨幣和金融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