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
今天(周四)是2011年春節後第一天上班,大家都很關心2011年的經濟形勢如何、市場會如何、房價是漲還是跌等等許多問題。首先,政策對2011年經濟形勢的影響。在物價上漲壓力下,政府不得不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存款準備金已經提高到了頭,利率昨天又升了0.25%。這一系列政策都標誌著2011年跟2010年、2009年相比是錢緊的一年。其次,對房地產來說最重要的兩大因素是土地和貨幣。
我們再來看土地政策:1)18億畝的紅線不可能在2011年放鬆,尤其是今年旱災嚴重、糧食減產的情況下,放鬆18億畝紅線更不可能。2)土地政策唯一變化的是《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草案)》,即新拆遷條例的出台。對新拆遷條例大家的爭議有兩點:一是沒有包括農村集體土地;二是從條例的頒布到各省實施細則的出台,再到在新的拆遷條例下實施拆遷,這個過程大約需要半年時間。
土地供應仍是一大難題
這意味著,2011年有半年時間將很少有土地供應,而土地供應減少將直接影響到一年後房子的供應。這是大家很擔心的一點。同時,新拆遷條例將開發商的拆遷權取消了,以後拆遷都變成了政府的權利,減少了拆遷戶和開發商之間的矛盾,增加了拆遷戶和政府的矛盾。拆遷矛盾最極端的表現方式是自焚,而這種解決矛盾的方式通過媒體的傳播和放大,也變得具有很強的傳染性。總體來說2011年土地供應仍是一大難題。
「房產稅如何徵?」將繼續是2011年大家關注的熱點。已經試點的上海和重慶兩個城市的做法又完全不同,關注點也很不相同。房產稅成了市場中更加不確定的因素,留下了不少猜測空間。
開發商自有資金與2009年相比相當充裕,除了一些比較弱小的開發商之外,一般開發商的日子都好過。有錢壯膽,開發商的信心十足,無論是對拿地還是對今年的銷售額都很有信心。信心很重要,在經濟危機時期,「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但在經濟虛假繁榮,泡沫時期,過強的信心也容易犯錯誤。
前面談到許多還沒有談到房價,其實單純的談房價沒有任何意義,要看政策以及影響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的各種因素。新拆遷條例的效果是減少房子供應,最起碼在2011年新辦法和舊辦法過渡的時期是這樣。從緊的貨幣政策的結果主要是減少房子需求,房產稅也能抑制房子需求。 (摘自潘石屹個人網誌,本報有刪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