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圖為位於北京的人行外貌。 新華社
康宏証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
國統局及央行分別公佈1月經濟及貨幣數據,CPI按年增長4.9%,升幅在經過去年12月的下降後,再度上揚,食品價格續成通脹源頭,同比增幅高達10.3%,而新增貸款則達1.04萬億,雖比去年同期的1.39萬億下降,惟數字仍處高位,《上海證券報》更報道指,內銀今月的貸款額度,已在本月首四日全數用盡,企業貸款意慾甚為強勁,增加了流動性及宏觀調控的壓力。
國家今年貨幣政策由「適度寬鬆」轉向「穩健」,意圖減低流動性過剩對資產價格及民生的影響。原本加息乃有效遏止流動性過剩,惟美國量寬令美元貶值,同時不斷促使人民幣升值,削弱國內出口,量寬的資金也加劇商品價格炒風,推高國內通脹,另內地房地產的熾熱未減,亦是中央及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令當局未敢大開加息之門。
當局料只會有限度加息
縱然國家自去年10月起三度加息,已可確定步入加息周期,但除非通脹未見受控,否則預期當局只會有限度地上調息率,上半年或最多再加息1-2次,調整方式也會以不對稱加息為主,以達收緊中期流動性之效,惟預期央行收緊貨幣政策的力度將有增無減,調控手段或集中於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提高銀行資本要求、加強新增貸款監管,以及引導資金外流等。措施對內銀股,料構成一定的不利。
至於內房股,限購令已在全國遍地開花,配合早前各種行政措施,今年內房價格料平穩下降,難以重拾去年的火紅。
A股抗跌 可望中期見底
然而,A股市場似已適應了內地收緊貨幣政策的模式及方向,在最近的加息中,A股未再有出現先前加息前後的恐慌性下跌,反而呈現反覆向上的格局,內銀及內房股的表現雖然落後大市,但在資源及內需股帶動下,股指節節造好。
內地通脹壓力在中短期內繼續升溫,以及當局出手調控的趨向,均已成為市場共識,然則流動性的縮減,非一朝夕所能達到,貨幣政策收緊力度縱預期增加,惟當局為了維持經濟較快穩定增長,幅度料有限,或呈「緊中有寬」。另當局積極調控樓市,更有機會加快資金轉而流向股市。
再者,國家年內經濟增長或會減慢,但在積極財政政策支持下,「軟著陸」機會較大,經濟總體前景仍屬偏好,加上去年A股表現大大落後於大多新興市場,其追落後的潛力不容忽視,而從A股近期表現,以及宏觀大局看來,A股或有望見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