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偉
日本發生史上最強地震,除了大量死傷,地震、海嘯和核擴散危機對苦苦掙扎試圖擺脫「失去的十年」的日本來說,影響可能更為深遠。雖然現在還很難得出大致數據,但不管是死亡人數還是經濟損失,都將是令人難以直面的巨大數字。
日本震災讓人震驚,已經有經濟專家預言,這將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自然災害,而且不僅僅是對日本,對太平洋兩岸,對美國以及全球經濟的影響都會很快顯現。英國廣播公司預測說:「因此次地震,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將縮水近1個百分點。」
對震災之後日本經濟的評估並不都是悲觀的。一種觀點認為,震災促使日本改變大幅發行貨幣政策,使全球流動性降低,日圓回流國內,將有數百億政府和私人投資專注於災後重建,強有力地刺激日本經濟發展。當年阪神大地震造成了近6500人死亡,將近2000億美元的損失,佔當時日本GDP的2.5%,但在災後重建的引擎下,阪神地區經濟迅速走出了災後陰霾。這次震災的損失顯然遠遜於阪神地震。前車後轍,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就像美國白宮經濟顧問薩默斯所說,重建可提供就業機會,災難可能將刺激日本經濟。
必須指出,此番地震和阪神地震並不能同日而語。當時的全球經濟沒有現在這麼糟,日本穩坐全球第二的經濟寶座。當時的日本政府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和財政挹注決心,加上發達的阪神經濟具有極強的自癒能力。現在的日本經濟,不僅僅被「失去的十年」拖垮了身體,更被金融危機所牽絆。還有就是,菅直人政府陷入民意頹勢,民意支持率下挫到18%,政治號召力不強,對於災後重建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眾所周知,這次地震的關東和東北地區匯集了日本的汽車、電子、鋼鐵等產業。豐田、日產和索尼的一些加工廠停產,此外還有將近20家的石油化工企業停業。加之核電廠爆炸和火電廠停工,直接影響東京等大城市的電力供應。核電輻射的危險更給日本民眾帶來了心理上的恐懼。日本旅遊業遭受重創已經是板上釘釘。也許這次震災的直接損失遠遠低於阪神地震,但其燃燒效應導致的間接損失恐怕具有幾何級數的疊加效應,這才是最可怕的。
值得一提的是,地震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未必像一些經濟學家所稱的那麼嚴重。除了可能導致的全球通脹預期,全球股市暫時性下挫和保險公司以及再保險公司的利潤降低外,日本地震帶給全球的負面效應可在短期內消弭。而且,和日本毗鄰的中國出口市場影響不大,加之中國替代了日本全球老二的經濟引擎作用,從長期看不致於停滯全球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