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世紀風雲:日本核輻射:部分國民何以自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02]     我要評論

邱震海博士 鳳凰衛視評論員

 2011年3月11日發生在日本的9級大地震不但引發海嘯,而且也引發嚴重的核洩漏和核輻射。地震、海嘯兩大自然災難同時發生,同時加上人類歷史上第三大核洩漏與核輻射事故,對日本民族和整個國際社會都構成極其嚴峻的挑戰。

華人搶購食鹽亂象值反思

 眾多亂象之中,有一個亂象值得華人社會反思,那就是當核輻射擴大之際,在香港和中國內地出現搶購食鹽的風潮。許多人何以做出如此瘋狂、無知的舉動?其間,有許多可以解析甚至令人深思的層面。

 首先,互聯網上有人發放蠱惑人心的消息自然是原因之一;同時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有關部門,面對網絡謠言都未能及時做出反應,釋放讓公眾放心的信息,也是另一個原因。從新聞媒體的角度說,在搶鹽風潮出現的第一時間內,即便政府尚未公佈信息,也應搜集專家的一手意見並及時公佈,以對公眾和政府均起到提示和警示作用。事實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傳播正呈現其極其迅捷、難以預測和掌控以及日漸個體化的新特點,對此無論哪個體制下的政府和主流傳媒,都必須予以仔細研究,不然一次搶鹽風潮可能無傷大雅,但未來若發生更大的不可預測危機,整個社會就將陷於極其混亂和尷尬的境地。

 其次,從香港和內地公眾的素質而言,這就是一個更值得探討的話題。風潮過後,一些輿論認為公眾從自我保護的角度出發做出此舉,雖略顯幼稚,但本意無可非議;也有不少輿論指出兩地公眾缺乏基本常識,其慌張與日本國民大難當前的鎮靜相比形成反差。

 兩種觀點均有其合理之處,但都僅指出了問題的一個或幾個側面。就應對災難和危機的訓練而言,必須承認,國人的訓練相對是比較少的,在這方面日本作為地震多發國家,其國民的應對危機的訓練及其練成的心理素質,顯然遠遠超過國人。從中國內地情況來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戰爭危險,國民還經常接受應對空襲和其他戰爭襲擊的訓練,近30多年由於和平環境,危機和災難訓練幾乎全部取消。災難和危機來臨時,國民能否擁有沉著應對的本領,令人打上一個問號。

中國人集體性格的正負兩面

 國人集體性格和精神層面,確實有一些值得討論的地方。清末大學者辜鴻銘曾用西文出版過一本書,書名為《中國人的精神》,其中將中國人的民族性格歸結為三大特徵:deep,bright,simple,譯成中文是深沉、聰明、淳樸。辜鴻銘的本意是希望向西方世界傳遞中國民族性格中美好、善良的一面,有其準確、傳神的一面;但辜鴻銘的這一描述無意間也可讓人看出國人民族性格中的另一面。

 就深沉(deep)而言,國人性格有別於西方人的特徵是靜水深流,含而不露。但惟其如此,中國的許多事物(包括中國政治)很難用西方的邏輯和實證方法予以解釋和預測;深沉和含蓄是美,但也因此而導致陰氣過多,缺乏陽光和陽光之美。而實際上,國人的深沉只是內斂、含蓄和藏而不露,而缺乏真正的思維深刻和穿透力。黑格爾曾指中國缺乏真正的哲學,並稱儒家哲學充其量只是一種為人之道而非哲學。這種指責自然有西方中心主義的傲慢,但仔細分析也不無一定道理。相反,從古代的宦官政治到近代的「厚黑學」、人際關係網和「黑箱作業」,都可在深沉的背後找到其集體性格的根源。

 就bright(聰明)而言,無人可以否認華人的智商以及整個華人社會的聰穎、勤奮和內在創造動力,但這種聰明卻總讓人感到缺乏一種大氣,也許這正是近600年中國幾乎沒有對人類的物質和精神層面有過重大貢獻的主要原因。這種大氣簡單說來就是一種大聰明,而非小聰明;它不是以具體的利益為指針,而是以事物本身的邏輯為遵循對象;在理論上,它願意探究一些諸如「世界從哪裡來,又向哪裡去」這樣的與周圍生活完全不關聯的抽象問題,但惟其抽象才顯深刻;反映在民眾的性格上,它可以讓人在閒暇之時,不是僅以娛樂和休閒打發時間,而是願意坐下來談話。對,只是談話,談一些與自己沒有直接關聯的事情,談一些需要邏輯思維和抽象能力的事情。許多華人電視台無法容納長時間的深刻談話節目,抑或即便有也只是膚淺的陣營對決或謾罵,就明顯證明了這一點。

 就simple而言,這個英文詞一般均譯成「簡單」,但辜鴻銘將其譯成了「淳樸」,以冀展現國人民族性格中善良、美好的一面。其實,簡單和淳樸正是國人集體性格中的一體兩面。淳樸,意味著為人憨厚,雖然其間不乏有些小心思,但整體上是善良的。但無論是憨厚還是善良,其潛台詞似乎都是考慮問題不多。這裡說的考慮問題不多,不是指小心思,而是指大聰明,大智慧。因此,無論在實際生活還是在社會、政治生活中,國人似乎總難以擺脫情緒,直達問題的核心。

 但同時,國人的這種性格也時常讓人感到性情中人的感性、可愛的一面。因此,許多到過中日兩國的西方人士都有體會:初到日本,會對其秩序井然頗有好感,但時間久了就能感到其社會和人情的冷漠;而初到中國,每每不習慣於其秩序的亂象,但時間一久,則會感受到中國人的淳樸和人情。

 國人的這些集體性格特點,有其自身群體基因的先天原因,也有後天因素。所謂後天因素歸納起來就是,中國歷史上始終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的思想啟蒙和精神洗禮過程,因此其精神狀態往往呈現混沌未開的處女地或未經雕琢的玉器的特徵。一個崛起中的國家的國民,不應再讓其集體性格或精神狀態停留在「未經雕琢的玉器」的狀態,不然未來的道路將會走得很盲目和充滿風險。

相關新聞
揚清激濁:應將「十二五」支持轉化為動力 (2011-04-02)
慎對核災保港金融穩定 (2011-04-02)
世紀風雲:日本核輻射:部分國民何以自亂? (2011-04-02)
反對港鐵加價並非「輸打贏要」 (2011-04-02)
再議養老金「錢從何來」 (2011-04-02)
政經人語:新舊丐幫鬥激搶鏡搶選票 (2011-04-01)
廿四味:反對派逆民意遊行 必遭中產反對 (2011-04-01)
「八十後」宜反思自勵 (2011-04-01)
利比亞局勢發展分析 (2011-04-01)
從保障基層勞工權益看「飯鐘錢」 (2011-04-01)
中國尋求改革新共識 (2011-04-01)
縱論香港:香港需要借鑒內地經驗 (2011-03-31)
廿四味:反對派操弄「全民保障」打錯算盤 (2011-03-31)
對伊斯蘭文明的第三次侵略戰爭 (2011-03-31)
反對派空喊口號不切實際 (2011-03-31)
西方走廊:奧巴馬忐忑心虛越辯越黑 (2011-03-31)
民筆聊生:盡快堵塞最低工資法例的漏洞 (2011-03-31)
杜絕議員過激行為 (2011-03-31)
來論:反對派縱容議會暴力須向公眾交代 (2011-03-30)
廿四味:港人應認識國情 (2011-03-3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