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亦有可聞:清代的麻醉詐騙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20]     我要評論

青 絲

 麻醉案是現代較為常見的刑事案件之一,但麻醉犯罪並不是現代的產物,早在清代,就已有人利用麻醉的手法實施犯罪。

 乾隆年間,柳州府屬下的柳城縣,有個專事跳神驅邪的鬼師叫伍護郭,偶然看到有鄉人以曼陀羅和鬧羊花兩味草藥熬水,用於洗治癬疥,略通醫術的他遂翻看《本草綱目》,見有以曼陀羅和鬧羊花熬水,人喝了後會狂笑昏暈的記載。於是在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的五月初十,伍護郭趁人不備,將暗中調配的藥水,在鄰居劉之秀的小兒的茶水裡摻了兩茶匙,劉家小孩喝了以後,立即出現了發狂昏迷的症狀。過了幾天,伍護郭又在鄰居王榜明家裡下藥,王榜明的小兒喝了以後,同樣也是昏暈癲狂,直到藥性過後才慢慢恢復過來。

 見試驗成功,藥水有效,伍護郭隨即配製了大量的麻醉藥水,用葫蘆貯存,隨身攜帶,只要有機會就投放到鄉鄰四捨的小孩的飲食中,然後聲稱此乃鬼神附身,須作法送祟,方可痊癒。而在當時,廣西的少數民族眾多,文化教育不甚發達,許多百姓都篤信鬼神之說,患了病也不請醫生治療,而是延請歌舞拜禱、聲稱能夠捉生替死的鬼師來跳神退病。因此,專事祈禱送祟的鬼師很有市場。如今看到自家的孩子,好端端的卻突然昏迷癲狂,焦急恐慌的鄉鄰哪裡敢怠慢,伍護郭的騙術於是一再得逞。

 數月後,伍護郭又用藥迷暈了鄉人丁如龍的幼女,然後在丁家請自己跳神送祟時,邀另一位相熟的鬼師陳明章一道前往作法行騙,獲得了丁家的九百文錢報酬。陳明章對伍護郭的騙術非常佩服,遂拜他為師。在學到麻醉行騙的方法後,陳明章把配製的麻醉藥水摻到米糖中,然後糾集了幾個同夥帶到省城,見有官宦富貴之家的孩子,就用米糖引誘麻醉,然後詐取錢財。

 然而這一瘋狂的犯罪團夥,在貪婪的驅使下,擔心被麻醉的小孩醒來太早,會錯過發財的機會,因此下藥極猛。乾隆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千總劉英的幼子劉金俊與小夥伴孫火成一同在外面玩耍,被陳明章一夥以米糖引誘。孫火成因吃得少,經過一番煞有介事的跳神表演之後,醒了過來。

 劉金俊則因吃得太多,被直接麻醉致死。只不過,孩子的親屬不知道情由,當時並沒有報官。兩天之後,舉人唐嵩的幼子唐喜,又被麻醉致死,這才引起了人們的警覺。經過官府的緝拿審訊,陳明章一夥以及隨後到案的伍護郭,皆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最後全被處以極刑。

 由於受害者涉及官員和有功名的人家,廣西巡撫錢度專門向乾隆皇帝上疏,將此案的經過及處理結果,源源本本地匯報了上去。但是這起轟動一時的麻醉案,給時人帶來的警示作用,依然非常有限。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革命尚未成功」 (2011-04-20) (圖)
古今講台:篆刻是獨特藝術 (2011-04-20)
亦有可聞:清代的麻醉詐騙案 (2011-04-20)
生活點滴:鄰居老王 (2011-04-20) (圖)
豆棚閒話:演講與殺人 (2011-04-20) (圖)
歷史與空間:走進「民國之門」(下) (2011-04-19) (圖)
生活點滴:在悉尼吃海鮮 (2011-04-19) (圖)
古典瞬間:郭氏和虢國之亡 (2011-04-19)
來鴻:寂靜的戲台 (2011-04-19) (圖)
豆棚閒話:都市報流行編故事 (2011-04-19)
歷史與空間:商務印書館與20世紀20年代新文學中心的南移 (2011-04-16) (圖)
豆棚閒話:褲襠裡的虱子 (2011-04-16)
文化觀察:大雅能容物 文章不染塵 (2011-04-16) (圖)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1-04-16) (圖)
歷史與空間:走進「民國之門」(上) (2011-04-13)
亦有可聞:腐敗的宴飲之樂 (2011-04-13)
古今講台:古戰場所思 (2011-04-13)
來鴻:魚眼 (2011-04-13) (圖)
詩情 (2011-04-13)
歷史與空間:天災與人禍 (2011-04-1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