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單身男女》海報。 網上圖片

文:陳科科

單身男女

 我在想如何為票房只能屈居第二但話題十足的《單身男女》寫概略。以下嚴重劇透,請慎讀。

 1.是凡人(古天樂飾)與神(吳彥祖飾)爭純品OL(高圓圓飾)的故事。

 任憑古天樂用跑馬地半山豪宅,以至開篷瑪莎拉蒂打動了高圓圓(已經開了上床的綠燈),就因為他的車子有不同款式的安全套就拒諸門外。有財有勢有面子,都無法填補男人本性(見到巨乳洋妞以及四季酒店套房就忍不住流鼻血)的缺漏,高圓圓純品到了頂點,即使古天樂坦白說明自己難抵誘惑,但仍盡力嘗試。

 所以神樣吳彥祖既禁慾又貞節,身家靚樣毫不輸蝕,最終勝過了凡人,是不無道理。這令我想起吳鎮宇在 1998 年《鬚根 Show》中說,男人不敢輕言愛,是因為愛的定義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詳文參閱聖經,所以遇上一個能做到愛定義的男人,只會是博愛的耶穌,又怎會是戲中對吳彥祖的形容詞「火星人」?

 2.是一場可讓女觀眾事後檢討、可與公司同事分享的綺夢。

 在葉山豪代表一眾哺乳動物群戰 AV 女優前,《單身男女》也讓女觀眾在古天樂及吳彥祖間左右逢源,夢中夢程度可堪媲美《潛行凶間》:兩個男人爭自己,一夢;兩個男人是古天樂及吳彥祖,二夢;兩個男人都有心思變魔術貼 Post-it,三夢;兩個男人都勁有錢兼勁長情,四夢;兩個男人都向自己求婚,五夢!而「返工要古天樂,放工要吳彥祖」的夢囈更是不絕於耳。

 3.是杜琪峯韋家輝的「反銀河映像」破關作品。

 杜韋二人作品素來難闖內地,當中表表者固然是《黑社會》,就算如何調度遷就,左支右絀,還是瞠乎於各式港產胡鬧片。於是《單身男女》把一切合乎國情的劇情砌進去:蘇州姑娘如前述的純品,把床上情慾戲份丟走;中間只有愛來愛去不語鬼神;角色們都是乾淨企理的中產代表(但不要再用 82 年 Lafite 這個俗不可耐的代表好不好 ),無黑勢力無政治暗喻;高圓圓作為內地勢力居中吃重,也滿足廣大的內地女觀眾想像(至於香港女觀眾,面對古吳二人她們自發代入,不用借殼);還有在蘇州老家看到白牆黑瓦巷弄居所,遠處就是線條奇詭的新派建築,吐現的就是新中國景象……最最重要,是男女雙方在互見家長下訂婚,完美到了頂點。

 跟以前滿是奇情悲觀腥風戲謔的杜韋片相比,這套是「打銀河組合旗反銀河旗」,把一切元素去到最盡,討好,就討好到最盡,大抵因為,這是掛上寰亞電影的名牌,不用擔心銀河的招牌。

 4. 是一如以往男人犧牲的浪漫史。銀河映像初踩商業愛情片的是改編自廣播劇的《孤男寡女》,那時的犧牲還是偏重於鄭秀文的 Kinki—棄網絡鉅子不嫁而下嫁華少(她有先見之明,看那被影射的網絡鉅子如今的慘況……),所以電影前所未見的受歡迎。後來的鍾無艷,也是女子百般遷就齊宣王才成眷屬。

 可《瘦身男女》卻是轉折點。這次輪到劉德華的肥佬在街頭捱揍,換來鄭秀文瘦身成功重遇舊愛,男人在此慘狀難看,之後《我左眼見到鬼》也是情深男人借殼來圓女人的夢,還有非韋家輝編劇但同樣由男人成全女人的《龍鳳鬥》。來到《單》,撇除幫女人發夢的重點,在二人的作品,還是少不了男人退走、成全別人的浪漫,這是如何迎合內地都好,仍然固守得到的銀河情懷。

 5. 是一次抄襲。戲中不少看似窩心的元素其實多來自網絡,YouTube 仍可以見到兩幢大廈間的男女求愛短片《Signs》,跟戲中三人做法如出同轍;Post-it 貼花也是常見於網絡,當然還有那戒指在書谷中變成心形的小把戲,來自網絡盛傳的一張照片,熟悉網絡者見到如此橋段大抵都是搖頭嘆息,但正如我一位前女同事所云:「發夢之嘛,最緊要開心。」橋段是否原創,又何足掛齒?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商務印書館與20世紀20年代新文學中心的南移 (2011-04-16) (圖)
豆棚閒話:褲襠裡的虱子 (2011-04-16)
文化觀察:大雅能容物 文章不染塵 (2011-04-16) (圖)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1-04-16) (圖)
歷史與空間:走進「民國之門」(上) (2011-04-13)
亦有可聞:腐敗的宴飲之樂 (2011-04-13)
古今講台:古戰場所思 (2011-04-13)
來鴻:魚眼 (2011-04-13) (圖)
詩情 (2011-04-13)
歷史與空間:天災與人禍 (2011-04-12) (圖)
豆棚閒話:春末的口福 (2011-04-12) (圖)
來鴻:范公祠裡思范公 (2011-04-12) (圖)
詞話詩說:沼 氣 (2011-04-12)
歷史與空間:從激進到溫和:辛亥革命前後的蔡元培 (2011-04-09) (圖)
遊蹤:遊湖州西塞山 (2011-04-09) (圖)
文化觀察:藥 渣 (2011-04-09)
文化觀察:一位女外交官的胸針——《讀我的胸針》 (2011-04-09) (圖)
文化觀察:休閒與讀書 (2011-04-09)
歷史與空間:網上流行「謀殺體」 (2011-04-06) (圖)
古今講台:大人國 小人國 (2011-04-0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