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生活點滴:在悉尼吃海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4-1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澳洲龍蝦非常美味。 網上圖片

王 璞

 去過澳洲和新西蘭旅遊的朋友告訴我:別以為那裡是島國就能吃到生猛海鮮,沒有的啦!鬼佬不准賣活的海鮮,超市也好,食坊也好,海鮮都是統一殺好了急凍的。

 雖然如此,在悉尼街頭,我一進食坊就專撿海鮮點,就算是在路邊咖啡店,我也情不自禁點帶有海鮮字樣的餐式:海鮮意粉、 海鮮焗飯、海鮮炒麵,都還可以,裡面的蝦很大,魚片夠嫩,魷魚圈也比香港的大而肥美。最抵食的是在曼尼海灘邊一間小餐館吃的海鮮籃 (Seafood basket),有魚有蝦有蟹,還有我最愛的筒仔,用蛋粉包裹著,炸得金燦燦,伴以各式青菜和薯條,堆起一大盤子,只收澳幣十五元,頃刻之間就被我消滅得片甲不留。

 不過,最難忘的還是在朋友家吃到的鮑魚和龍蝦。嘩,那才叫真正生猛海鮮!  

 朋友住在一個名叫克洛伊頓(cloytom)的地方,是個華人與韓人聚居的社區。我們到的第一天,他便向我們通報:晚上我做鮑魚仔給你們吃。等到坐上飯桌,他把兩大盤鮑魚端上來,我一看,頓時傻了眼,這哪是鮑魚仔呀,每個都有三吋大,六個就擺滿一大盤子,與香港和內地那種一口可吃一個的鮑魚仔不可同日而語。

 「活的。」朋友宣佈。

 「不是說這裡不准……」

 「華人市場才不管。魚啦蝦啦蟹啦龍蝦啦都是活的,當場殺也可以,回家自己殺也可以,當然不算三文魚,不過我們這裡的三文魚也保證比你們香港新鮮。明天你吃了就知道。」

 「好貴的吧?」

 「還可以啦,像這麼大的鮑魚仔是三塊錢一個。如果是急凍成袋買的那種,就更便宜了。對蝦呢十到二十元一公斤,兩公斤多重的達爾文肉蟹,二十幾三十元一公斤。」

 鮑魚仔真是鮮美,在香港曾經在酒樓被人請吃過鮑魚,據說出自阿一鮑魚的真傳,加了各色佐料和雞湯精心炮製,每客兩三百元,跟眼前這隻是加了生薑和蔥段清蒸的鮑魚,似乎也沒多大的差別。不,我反而覺得這種鮑魚才原汁原味,吃在嘴裡是一口的甜,我連吃三個,就著紅酒,醉了,不知是因魚還是因酒。

 接下來的幾天簡直是一場海鮮嘉年華會,我最愛的海鮮全部到場。八個一斤的大對蝦、一公斤多重的達爾文肉蟹、不用任何佐料都可口的三文魚、肥厚鮮甜的生蠔,至於魚啦螺啦青口啦,都還沒機會出場,因為我們肚子的消化力有限,而回程的機票早已買好,在此地停留的時間也是有限的。

 離開悉尼那天的送別宴,閃亮登場的,是一隻兩公斤多重的大龍蝦。

 因為太大,一蝦兩吃,兩個十二吋的大盤子堆裝的是蔥薑伊麵龍蝦,一個十吋的盤子裡裝的是肉色透明的生龍蝦片。以前在香港食坊裡吃的生龍蝦片,是一道頗為華麗的菜式,動輒數百上千元,切得薄薄的蝦片放在冰塊上,旁邊飾以花啦青菜啦隆重上桌。一大桌子的人,每人只能淺嚐輒止,連味都還沒品出來那盤子裡就只剩下冰塊了。現在我們四個人,真的是叫作「把蝦肉當飯吃」,其中一位朋友平時是聲稱不吃生肉的,受不住我們連呼「好吃好吃」的誘惑,也踴躍加入到我們的生蝦片大戰。一隻龍蝦,已經讓我們吃得飽飽。

 想知道這麼一隻龍蝦多少錢嗎?一百澳元有找哦!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走進「民國之門」(下) (2011-04-19) (圖)
生活點滴:在悉尼吃海鮮 (2011-04-19) (圖)
古典瞬間:郭氏和虢國之亡 (2011-04-19)
來鴻:寂靜的戲台 (2011-04-19) (圖)
豆棚閒話:都市報流行編故事 (2011-04-19)
歷史與空間:商務印書館與20世紀20年代新文學中心的南移 (2011-04-16) (圖)
豆棚閒話:褲襠裡的虱子 (2011-04-16)
文化觀察:大雅能容物 文章不染塵 (2011-04-16) (圖)
文化觀察:熱點詞評 (2011-04-16) (圖)
歷史與空間:走進「民國之門」(上) (2011-04-13)
亦有可聞:腐敗的宴飲之樂 (2011-04-13)
古今講台:古戰場所思 (2011-04-13)
來鴻:魚眼 (2011-04-13) (圖)
詩情 (2011-04-13)
歷史與空間:天災與人禍 (2011-04-12) (圖)
豆棚閒話:春末的口福 (2011-04-12) (圖)
來鴻:范公祠裡思范公 (2011-04-12) (圖)
詞話詩說:沼 氣 (2011-04-12)
歷史與空間:從激進到溫和:辛亥革命前後的蔡元培 (2011-04-09) (圖)
遊蹤:遊湖州西塞山 (2011-04-0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