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 宋太宗畫像。 網上圖片
青 絲
南北朝時期,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問博士李先:「天下何物最益人神智?」李先答道:「莫若書。」讀書能夠獲取知識,開拓視野,增進智慧,是古今之人的共識。但是,每個人讀書獲益的程度,又與各自的意志、慧心、悟性、乃至人生的經歷息息相關。也就是說,書在每個人的生活當中,扮演的角色是不盡相同的。有人把書視為財富,有人把書視為通往成功的階梯,有人把書視為生活中消愁解悶的良朋,也有人將書視為能夠帶來人生智慧與啟發的智友。
南宋永嘉學派的代表葉適有詩云:「書多前益智,文古後垂名。」認為著文立說,有可能要等到人過世以後才能出名,帶有很大的未知性,相比起來,讀書是增加智慧的不二法門,則是看得見的事情。《宋史》載,北宋之初,王顯獲得宋太宗的賞識,任命他為樞密使,並敦促他說:「卿世家本儒,少遭亂失學,今典朕機務,無暇博覽群書,能熟《軍戒》三篇,亦可免於面牆矣。」讓生逢亂世,沒有受過系統教育的王顯在擔任要職之後,從繁忙的公務中抽出時間,把三篇《軍戒》讀熟讀透,如此方可避免無知而遭到他人的恥笑。就是讓王顯以書為智友,從中獲取為官的經驗和智慧。
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御駕親征漠北,班師之日,太子派遣特使迎駕稍遲,被早有覬覦儲位之心的漢王朱高煦告了黑狀,朱棣一怒之下,將太子以及東宮官屬全部治罪下獄。時任太子洗馬的楊溥被關在監獄裡達十年之久,家人給他送飯期間,曾數次斷糧,加之又不知道明成祖究竟會怎樣處置他,死亡威脅每日俱存。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楊溥依然每天讀書不輟,手不釋卷,同監牢的犯人都勸他:「事已至此,你還讀書有什麼用?」楊溥說:「能夠從書中獲得啟發,即使朝聞夕死,功夫也就沒有白費。」後來楊溥獲釋出獄,並在明英宗朝擔任內閣首輔,就是他將書視為智友的最佳回報。
明成化年間,孫交任南京兵部車駕主事,工作之餘,衙門裡共事的同僚或急匆匆地趕回家與家人團聚,或者四出探望朋友,宴飲娛樂,惟有孫交一人獨自留在衙門裡,坐在一間清靜的小室中,恬然自在地看書。有人見了感到奇怪,就問孫交,為何他的生活方式與眾人迥然相異。孫交說:「與書為伴,就像是有無數位見聞廣博、學識豐富的聖賢在誠懇耐心地啟發引導我,能夠從中有所領悟,心裡面無比地舒暢愉快。有此智友,難道不比面對賓客妻妾時,總是說些無聊的廢話要好些嗎?」孫交後來能夠成為一代名臣,很難說沒有「智友」的助益。
把書視為智友,是人與書的最佳互動,就像身邊隨時伴有一位可以斟酌損益、勸導自己擇善而行的良師益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