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 絲
網絡上正流行一種咆哮體,主要特徵是以「有木有」作為語句的結尾,並使用大量的感歎號標注情感的烈度,引得不少人模仿。一些熟人朋友在現實生活裡也慣以咆哮體表達,把「有木有」或「好不好」作為了口頭禪,動輒反問,有時候真是令人腦子一下子轉不過彎來,以為是自己的哪一句話出了毛病,得罪了對方。
細想起來,口頭禪也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改革開放之初,老闆是指經商的個體戶,後來引申至官員或職員在背後稱呼上司,也稱老闆,是大眾最慣用的口語。這和後來遍稱年輕女子為「美女」,年輕男子為「帥哥」,異曲同工。港台文化引領時尚的時候,「犀利」、「生猛」等由粵語詞彙脫胎的口頭禪,又時常被先鋒青年掛在嘴邊。尤其是以周星馳為代表的無厘頭文化的流行,「I 服了YOU」,「如果一定要加上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等從經典台詞演化而出的口頭禪,又成為了新新人類們的最愛。
進入網絡時代以後,口頭禪的更新換代更是日新月異,從最初的「帥呆了」到後來的「打醬油」,都是流行一時的用於彰顯個性的網絡用語。甚至一句不經意的話,也有可能成為網絡上的神跡。如「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哥吃的不是麵,是寂寞」這些看似平平無奇的網絡話語,都是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躥紅,最後演變成為了一場網絡句式模仿的大狂歡。「你媽喊你回家吃飯」,自稱「哥」或「姐」,也一度成為網友最為青睞的口頭禪。
從語言的角度說,過多地使用口頭禪,其實是一種語言貧乏的體現。通常情況下,當人們的表達不順暢,或者思維的速率變慢時,就會下意識地利用口頭禪作模糊性陳述,或者作為停頓間歇,為自己贏得思考的時間。若是對口頭禪形成了依賴心理,使用的頻率過高,就會對話語的連貫性和意境造成破壞,甚至會令人生厭。
清人昭槤的《嘯亭續錄》載有一事:乾隆年間,有一位滿人內閣學士賡泰,資歷很老,擔任要職多年,但是人長得臃腫肥胖,與人交談,時常無所用心,常以「可不是」的口頭禪漫應對方,不少人都討厭他,在背後為他起了一個外號叫「賡可不」。輔國公晉隆,生性滑稽,仗著自己宗室的身份,有心作弄賡泰。某日大家同坐一起聊天,晉隆故意問賡泰:「今天的天氣可真冷。」賡泰照舊以「可不是」作答。晉隆接著又問:「某大臣長得很英俊,你是不是想要他做你的男寵。」賡泰不假思索,又答以「可不是」。結果被某大臣聽到,忿然起身指責,賡泰這才知道自己的口頭禪惹了大禍,最後下跪賠禮道歉,方才了事。
應當說,口頭禪只是語言上一種調劑,就像調味的鹽,量多則必有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