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餘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與幾位大學生閒談時,發現現今香港大學生對前途都不甚樂觀,甚至是悲觀。這種負面情緒與香港近年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甚值得為政者思考。
商業掛帥 理想靠邊
現今的大學生不再認為自己是天之驕子,他們都擔心畢業後能否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最近有一位碩士畢業生,曾面試200次,卻沒有一間公司願意聘請。可見,有學歷不保證有工作。雖然在新聞片段中,我們發現這位碩士生面試時都低著頭,不常與面試官有眼神接觸,也許他不善於與人溝通。但不少同學都認為這是「果」,不是「因」:任何人被拒200次後,都會變得畏縮。
在香港這現實社會中,找工作、賺錢十分重要,所以中七學生選科時,都會選擇與商業有關的科目,如:工商管理、市場學、經濟學等,至於人文學科,如:哲學、文學、藝術、音樂等,則變成冷門學科。可是,青年人不愛思考嗎?真的對文學、音樂沒有興趣嗎?絕對不是!不少同學表示,為了將來餬口,只得放棄自己喜愛的音樂、文學。這社會令他們的興趣無從發展,而香港崇尚商業無非是因為整個社會都向錢看,影響所及,無論男女,都只想找位有錢的伴侶!變相,一個人的價值僅視乎他能賺到多少錢。當一個社會只有單一的價值觀時,青年人只好把夢想和理想都擱置一旁。
大學生要找工作無非是為了賺錢,而賺錢的目的是因為要買樓結婚。過去一年,樓價不斷攀升,200萬以下的「上車盤早已絕跡」。若想有較舒適的居住環境,就得買300萬的房子。大學畢業生的月薪約有1萬,不少學生畢業後還要拿錢養家、償還政府貸款,每月所剩無幾。那麼,90萬元的首期又從何來呢?
改善民生 贏取民心
據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的起薪點在過去十年基本上都未曾增加,社會上可供他們「上位」的機會又愈來愈少。他們眼見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心裡自然鬱悶非常。亦有不少同學因而對政府十分不滿,認為她沒有好好照顧年輕一輩,對弱勢社群更是置若罔聞。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未能贏取民心,更顯得政府施政時未能掌握民意。
其實,2000多年前的孟子,早已說明了為政之道,同學在學習孟子的政治觀時,大部分都深表認同,香港政府不妨從中取經。孟子的政治主張主要見於《梁惠王》上篇,如他說:「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不耽誤農人耕作的時節,五穀就吃不完;不用細密的網子在池塘裡捕魚,魚鱉就吃不完;斧斤只會在適當的季節,才到山林裡去砍伐,木材就用不完。……這就能使人民在養生送死(奉養在生父母,父母死後好好殯葬)方面沒有遺憾;能使人在養生送死的事上沒有遺憾,就是王道的開始。
孟子的意思是領導者若要得到人民擁護,必先要令民生有保障,而有保障的體現乃在於「養生送死」一事上。可是,現時的大學畢業生工資微薄,自己也養不了自己,又憑什麼來「養生送死」?孟子又云:「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意思是每戶在五畝住宅區的空地上,種桑養蠶,五十歲的老人,就可以穿絲織的衣服了;飼養雞、狗、大小豬隻,不要錯過牠們滋生繁殖的時期,七十歲的人,日常就可以吃肉類了。孟子明顯指出政府在施政時,要顧及不同階層人士的需要,務求令人民得到溫飽。
此外,孟子亦指出了貧富懸殊的嚴重性:「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白話文是:「廚房裡有肥肉,馬房裡有肥馬;人民卻臉帶飢色,野外還有餓死者的骸骨。這養肥禽獸、餓死人民的作風,簡直是領著禽獸吃人嘛!禽獸互相吞食,人尚且要憎惡;而身為人民父母的領導者,推行政教的時候,卻免不了有率領禽獸吃人的情形,這又怎樣為百姓之父母?」貧富懸殊,好比率獸食人,孟子的比喻實在值得為政者好好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