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5日報道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在最新一期《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的研究成果表明,栽培稻可能早在將近9,000年前就已在中國長江流域出現。早先的研究認為,栽培稻可能有兩個源頭—中國和印度。
這項研究是由來自紐約大學基因組學和系統生物學中心及其生物學系、華盛頓大學生物學系、斯坦福大學遺傳學系和珀杜大學農學系的研究人員進行的。
在刊登於《國家科學院學報》的這篇論文中,研究人員使用早先公佈的一些數據集(其中一些曾被用於支持粳稻和秈稻起源不同這種論點)重新評估了栽培稻的進化史或者說是種系發生史。然而,在使用更為現代化的計算機算法後,研究人員斷言,這兩個亞種起源相同,因為它們之間的基因關係比它們與在印度或中國發現的任何野生稻品種之間的基因關係都更為密切。
該論文的作者還通過對採自眾多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種的某些特定染色體上的630個基因片段進行重測序,研究了栽培稻的種系發生史。使用新的模型設計技術,他們的研究成果表明,基因序列數據與單一起源理論更相符。
這些研究人員還使用稻基因的「分子鐘」研究了稻的進化時間。他們確認,栽培稻起源於大約8,200年前,而粳稻和秈稻的分化是在大約3,900年前。他們指出,這些分子的鑒定年代與考古研究結果相一致。考古學家在過去10年中發現有證據表明,大約8,000到9,000年前,在長江流域人類開始栽培稻,而在印度的恆河流域,人們大約於4,000年前開始栽培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