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智文 教育工作者
香港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社會,示威遊行,無日無之,不足為怪。多年以來,香港人慣以這種方式表達意見。惟近一兩年所見的示威遊行,暴力行徑日趨抬頭,個別人士或衝撞官員,或擾亂公眾秩序,甚至不理警方勸阻,硬闖馬路,凡此屢見不鮮。對外,則損香港形象;對內,亦無助示威者申訴。究其因,是社會怨氣日深?還是某些政治組織另有用心?
不難發現,「出事」的遊行都是反對派牽頭,好些激進組織作為後盾,當中生事者泰半都是年輕的示威者,十來歲的青少年參與其事,甚至衝上台上,企圖搶去官員的米高峰。坊間流行一說法,謂這些青少年關心社會,表達意見,是樁好事云云。熱心時事當無過錯,但部分青少年示威者行為過激,不禁使人要問:如此激烈的舉措,是他們自發的嗎?若非,是誰教唆他們?他們是否被政客利用?
不諱言,不少十來歲的青少年,未經歷練,入世未深,對很多社會政策,不甚了了。而政策也不是非黑即白,更非喊口號便可立時解決問題。青少年喜歡挑戰權威,以表英雄感,衝向官員,即時見報,傳上網絡,回到校園,向同輩引以為豪,潛台詞就是連高官也不怕,還怕啥?如此心態,日積月累,後果堪憂。反對派中的激進分子掌握青少年的心態,以那個網上電台作為平台,鼓動青少年上街抗爭,爭取所謂公義,在網上的討論區、留言版,遍佈他們的留言,並不是對政府政策條分縷析,而是以鄙俗的言詞辱罵司局長,宛如流氓,這叫關心時事乎?
反對派鼓動青年暴力抗爭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確立一套全面的青少年政策,並且加強向青少年解釋政府施政理念,好讓他們能夠有適當渠道表達意見,不至盲從附和,以抗歪風。年前,政務司司長及財政司司長等分別落區到中學聆聽學生對政制改革方案的意見,從而拉近了青少年與官員的距離。筆者認為有必要安排政府高官定期到訪中學,一則可視作公民教育或通識課的一部分;二則可把政府的真象呈現在青少年眼前,不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利用。
君不見反對派的擲蕉議員近日頻頻到中學巡迴演講,並把片段上載互聯網,他聲言要走遍全港中學,美其名講辛亥革命與香港的關係,就片段所見,他自吹自擂,大談擲蕉、掃檯的「政績」,更以耶穌潔淨聖殿自比,如此歪理悖論,本應令人汗顏,但竟博得學生歡呼和掌聲。幹嗎學校當局會邀請一位滿口粗言,且具爭議的滋事分子到校演講,難道又擺出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作幌子?更甚的是讓他伺機作政治宣傳,實在令人費解。說穿了,他不過為選舉鋪路,這些青年人大有可能是他的選民,他成了正義的化身,難道學校的司事者懵然不知?上樑不正下樑歪,學校當局誠宜反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