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轉香 香港離島婦女會主席 離島區議會副主席
近日常見到報章出現不少關於國民教育討論的文章,國民教育這個課題的討論忽然間熾熱起來。緣起是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在五月期間,舉行了多場「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的諮詢會。正所謂一石擊起千重浪,自此,甚麼「洗腦教育」、「叩頭教育」之聲,此起彼落,帶著不同目的又各取所需的各式極端言論可說是處處可見,充分反映出香港始終是香港,負責任的與不負責任的所謂多元角度觀點共冶一爐,黑白共存,是非難辨。
說得好一點,這是香港言論自由可愛之處;說得白一點,就是誰有「地盤」就可以多說,甚至「凡逆我者,均是民主敵人,可群起而攻之」。或許這就是近年立法會中不正常現象給我們社會「煙燻」的結果。我也來湊湊熱鬧,試對國民教育課程談點看法,希望能拋磚引玉,共同為我們下一代的成長吐點心聲,做點該做的事。
我細閱「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諮詢(撮要)後,覺得它算是近期政府文件較進取的。雖然文件總共有234頁之多,但還是值得大家花時間去看一看。因為我們可以在文件的字裡行間,看到政府對推動國民教育的誠意和用心。
回想昔日我受基礎教育期間,學校就沒有這樣既全面又有系統及結構性,分不同學習階段,按不同層次範疇的品德及國民教育課程。香港回歸前後,我們學校的老師十多年默默耕耘,開展國民教育,靠點點滴滴的積累,一步一腳印地,逐步增潤相關課程及推展有效的教學策略,才形成這份諮詢文件的基礎。不論是透過升旗禮、唱國歌、公民課、常識課,或是近年已成風氣的到內地交流參觀活動等,學校都為孩子成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國民教育養分,為港人對國民身份認同提供堅實的教育基礎。
但話又說回來,有些老實話還是要說的。香港基本上是以辦學團體辦學校作為教育體系的主體,所以每一所學校把國民教育放在一個怎樣的位置,肯定有大家不講自明的差別。因此,學校能有一個貫穿12年的德育及國民教育課程,可以確保學生獲得均衡而全面的學習經歷。況且,課程的重點是提升學童認識自己的國民身份,明白自己的角色、責任與承擔。這樣重要的學校教育,不可以放任自流,不能一句「隨緣隨順」就可以脫身而去。因為再這樣下去,最終是會害了孩子的。
我支持國民教育課程的內容,當然,怎樣才能真正在校園裡落實,這又是另一個問題,更需要政府與老師們坐下來,從長計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