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熾華
八月九日是一個黑色星期二,瓻開始不足半小時就狂瀉1500點,連19000點都已失守,至9時50分報18950點。這是繼上周五、本周一連續三天都跌千點之上,是○八年美國金融海嘯引發股災的翻版。但無獨有偶,今次股災的發源地仍是美國:在削減財赤和避免債務違約上民主和共和兩黨政治劇鬥,雖稍作「妥協」達成初步協議,但「美國不會違約」這一信念已蕩然無存,故標準普爾將美國主權債務評級由AAA降低一級為AA+,「龍頭大哥」既倒,當然殃及池魚,香港不能倖免,何況港元與日薄西山的美元掛u!
但是,按經濟規律,危與機互相並存,恰如潮漲潮落可以等待時機。但美國的衰敗,摻雜了政治權鬥太多:本來,美式民主的國會與執政黨互相制衡,可以牽制民主黨奧巴馬總統的權力;但是,共和黨議員卻以佔眾議院多數為據點,與民主黨展開一輪又一輪的政治上討價還價;而民主黨也不甘示弱,為捍衛2012年大選連任而鬥爭。說到底,民主、共和兩黨為明年的爭權奪利而戰,把國家復甦經濟和全球金融安全、債務是否能夠償還放在一邊,此等「美式民主」,人們焉不心寒?
近處看香港,財政司長在本港出現股災出來慰撫港人,聲言港之制度「穩健」,儲備「充足」,不要擔心,這當然是事實。但香港潛藏的與美國相似的「民主」危機,卻是隱患,必須警醒。
首先,香港回歸14年來,以民主黨、公民黨為代表的反對派,學會美國、台灣「在野黨」的行為,對特區政府的依法施政橫加干預,凡事反對。以事關港人切身福祉的財算案為例,反對派政客幾乎是年年不致謝、不支持;若非愛國愛港的建制派議員護航通過,財算案被否決引起的憲制危機將危及全港利益,這就是港式「民主」的禍害。
眾所周知,2010年12月,標準普爾將香港長期外幣及本幣主權評級由AA+調高至AAA,前景為穩定。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評級,其中首項理由是:香港受惠於內地經濟的發展。是的,○八年由美國發源的金融海嘯,香港也不能倖免;但因背靠強大的祖國,實施CEPA(緊密的經貿關係)、自由行和港粵合作,香港很快就復甦了。但是,正當本港乘國家「十二五規劃」東風,要與內地進一步融合發展之際,公民黨唆擺東涌老婦提出「司法覆核」,阻撓港珠澳大橋香港段施工,阻撓香港經濟、物流、金融的發展。可以說,公民黨的阻撓,比美國的共和黨阻撓美國政府施政和復甦經濟更露骨、更具體、更直接、更猖狂。一言以蔽之:港式「民主」來自美國,但比美式「民主」更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香港反對派政客仿效美國,利用立法會干擾港府依法施政,其目的與美國共和黨利用國會一樣,都是為了打擊別人抬高自己,都是為了選票。眼看今年十一月區議會選舉和明年三月行政長官的選舉就要到來,香港的反對派會為謀取政治利益而不顧損害香港和港人的福祉,不斷挑起事端和爭拗,港府和港人必須有清醒認識和防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