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增建公屋刻不容緩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20]     我要評論

蔡涯棉 房屋委員會委員

 近日公屋的興建量成為了熱門話題。現積極參選及考慮參選特首的梁振英先生及唐英年先生於日前均提出要增加公屋的建屋量,以滿足基層市民的需要。梁振英提出基於公屋輪候冊有大量申請者,建議在頭2、3年每年公屋興建量增至35,000個單位,然後再視乎基層市民的需要而釐定每年公屋的數量。唐英年在施政報告後提出要增加公屋供應以惠及基層市民,又提出要解決土地供應問題。公屋建屋量增加,會涉及土地資源及公帑的投入,所以首先要研究現時公屋的建屋量能否滿足未來市民的需要,若未能滿足市民需要,應增建多少。另一方面,在有需要增建下,土地的資源能否配合,有否土地可供增建。筆者嘗試從公屋輪候冊的申請宗數以及近年申請宗數的增幅去評估未來數年公屋的需求,亦從現時公屋每年的編配量去分析現有每年平均興建15,000個公屋單位是否能滿足未來基層市民對公屋的需求。

若不增建公屋 難解決基層居住問題

 面對公屋申請數目的急速上升,現時公屋的供應量未來能否滿足基層市民的需求,值得政府深思。在供應方面,現時每年平均的新建公屋為15,000個,而每年透過自願交還、終止租約、調遷及購買居屋及居屋第二市場單位收回的單位約為15,000至18,000個,但扣除供清拆、屋村清拆、體恤安置、調遷、初級及退休公務員等的編配後,過去3年每年可供編配予輪候冊的申請人的公屋單位平均約為20,000個。按現行政策,20,000個中的8%會按計分制編配予非長者一人申請者,上限為每年2,000個單位,而其餘單位則會編配予一般申請者。按每年18,000個單位編配予一般申請者計算,房委會約需5年才能完成公屋編配予這些一般申請者。若以輪候冊上一般申請者的申請宗數每年增加10%,3年後輪候冊上一般申請者的宗數將達到約120,000個,房委會則需約6.6年才可完成公屋編配予這些輪候人士。當然,平均輪候時間與多少年可完成公屋編配在數學上是不同概念,但兩者也有很大關係。

一人申請者逾60,000宗

 近年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特別是年青人申請公屋的數字增加,估計30歲以下的年青一人申請者佔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申請宗數的接近一半,為了不鼓勵一些年青人太年輕甚至在求學時期就申請公屋,房委會實施了計分制,而為確保公屋資源能更有效運用,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配屋比例為8%,每年上限為2,000個單位。在輪候冊上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申請宗數截至2011年3月底止約有逾60,000宗,而按近年增幅,3年後輪候冊上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申請宗數將達96,000個。雖然有不少年青人收入增加超逾入息上限後會離隊,但社會上單身人士數目增加,基層市民工資增長緩慢,中長線而言仍將有不少一人申請者需要透過公屋解決其居住問題。但現今每年的配屋上限僅為2,000個單位。若以現今逾60,000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計算,又假設最終只有一半即約30,000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需要公屋解決居住問題,這也需要15年才能完成編配公屋予這些非長者一人申請者。若3年後非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宗數上升至96,000個,又假設最終只有一半即約48,000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需要公屋,則需要24年才可完成編配公屋予這些申請人。

首2、3年可先建35,000個

 從上述分析,增加公屋的建屋量才能應付公屋輪候冊急劇上升的申請宗數,解決基層市民的住屋問題。在時間上,今天決定要增加公屋,也要4、5年後新增的公屋才能落成。換句話說,最快也要2016年或2017年才有新增公屋落成,屆時輪候冊上申請公屋的人數會更多,所以梁振英提出在頭2、3年要每年興建35,000個公屋以解決基層市民居住問題,然後再視乎基層市民的需要而釐定每年公屋興建量是有強大理據的,亦可見梁振英對公屋的供應及需求有深入認識。在首2、3年興建較多公屋解輪候冊的大量申請後,未來公屋的建屋量是每年20,000個或25,000個,就要視乎未來輪候冊上的申請人數及未來香港經濟的情況而作決定。至於土地供應方面絕不容易,幸好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提出以創新思維開拓土地資源,再加上若能提高地積比率及興建一些面積較細的一人單位,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土地供應不足的問題。梁振英兩年前已率先提出增加土地供應,復建居屋,增加公屋供應等房地產議題,近日更具體提出頭2、3年要興建多一些公屋,每年35,000個,以解決公屋輪候冊的大量申請。唐英年過去較少談及土地房屋,但施政報告後提出要增加公屋供應惠及基層市民,近日又提出要解決土地供應問題,是一個好的開始。筆者期望梁振英及唐英年能夠在短期內將其土地及房屋的全盤理念及政綱向社會介紹,讓社會各界能參與討論,給予意見。

相關新聞
來論:商界為什麼不捐款給反對派? (2011-10-20)
廿四味:黎智英為何要倉皇「出逃」? (2011-10-20)
黎智英數簿見證其操縱反對派策略 (2011-10-20)
實事璆事:外傭居港權衝擊本土民生 (2011-10-20)
增建公屋刻不容緩 (2011-10-20)
激進反對派暴力行徑荼毒青年 (2011-10-20)
蔡英文「聯合政府」說的爭議 (2011-10-20)
來論:陳日君收受黎智英獻金幹什麼事? (2011-10-19)
廿四味:黑金政治撕下陳方安生「香港良心」面具 (2011-10-19)
黃毓民與「人民力量」的「政治倫理」 (2011-10-19)
香港「黑金政治」交易誰作祟? (2011-10-19)
立會「爛仔」一個都嫌多 (2011-10-19)
國民教育應以文史為先 (2011-10-19)
讀《李兆基博士傳記》有感 (2011-10-19)
廿四味:公民黨成區選毒藥 反對派明撐暗切割 (2011-10-18)
縱論香港:議事廳豈能「讓雞蛋飛」 (2011-10-18)
從沽空談到大行的「打龍通」 (2011-10-18)
政經多面體:改良居屋制度 更多市民受惠 (2011-10-18)
「中國製造」推動全球產業重新分工 (2011-10-18)
美學者呼籲徹底改變制度 (2011-10-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