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聯合國恢復我合法席位40周年感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0-26]     我要評論

吳建民 歐洲科學院院士、副院長,歐亞科學院院士

 中國的大發展也推動著世界的變化,過去四十年世界的變化是巨大的。這次世界的變化與過去世界的變化有很大的不同。過去世界的變化源於西方,他們推動世界的變化,我們是被動的接受、適應這種變化。而今天則不然,我們是推動世界變化的動力之一。中國的大發展,推動了世界的和平、發展與進步。很顯然,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局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這是一種良性的互動。儘管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很多艱難險阻,但這個良性互動對中國、對世界都是至關重要的。2011年10月25日,中國重返聯合國四十周年,這是一個對中國、對世界來說,都值得紀念的日子。

 1971年10月25日深夜,聯合國第二十六屆聯大,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壓倒多數,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決議。這是我們自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外交戰線上取得的歷史性的勝利,也是全世界一切主持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和我們共同奮鬥的結果。消息傳來,舉國歡騰。

 本人有幸作為第一批工作人員出席聯大會議,並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我清楚地記得,1971年11月9日,由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為團長的代表團離開北京的時候,周恩來總理親自率領全體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到首都機場送行,還有4000多名首都各界群眾歡送。總理非常高興,見面時同我們代表團成員一一握手;在代表團登機前,總理堅持同每一個成員再次握手。那是我最後一次見總理,場面很感動人。

 我們一行先赴上海,換乘法航班機,經過二十幾個小時飛行,於11月10日抵達巴黎。11月11日,我們乘法航班機赴紐約。當飛機臨近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時,機長跑來告訴我們,有五百名記者在機場恭候我們。我們從飛機舷梯下來,看到離舷梯不遠的地方,是黑鴉鴉的一片記者。

 11月15日,聯合國第26屆聯大舉行專場會議,歡迎中國代表團。15日上午,當中國代表團步入會場時,座無虛席的大廳內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由於要求發言的代表不斷增加,原定上午結束的會議,開到了下午6點多。會上共有57位國家的代表發言,這在聯合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在現場聽到各國代表的發言,心潮澎湃,真實地感到是一股歷史的潮流推動中國重新回到了聯合國。儘管過程很漫長,且充滿艱辛,但是,這股歷史潮流卻是不可阻擋的,中國重返聯合國是歷史的必然。

 四十年在人類歷史上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間,然而,過去四十年世界的變化,中國的變化,中國和世界關係的變化,是巨大而深刻的。回顧這些變化,我有三點感悟:

一、世界需要中國

 聯合國是戰後成立的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組織。但是,在中國重返聯合國之前,佔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以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卻被排除在外。我們不去,聯合國就缺了一大塊,那是很不正常的。57個國家代表發言中,很多人就強調,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參加,聯合國是不完整的。

 我們重返聯合國四十年來的表現,也沒有辜負聯合國和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期望。在聯合國系統裡,各個會場都能聽到中國的聲音;聯合國的各種重大決定,都有中國的參與。我們在聯合國裡不畏強暴,主持正義,講公道話。我記得,重返聯合國之初,喬冠華團長在第26屆聯大的發言以及鄧小平同志在1974年第六屆特別聯大上的發言,都給各國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們普遍反映,中國重返聯合國為當時美蘇爭霸陰影籠罩的聯合國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過去在聯合國裡,批評美國或蘇聯一家的聲音聽得到,但是同時批評美蘇兩家的聲音聽不到。但中國人去了,根據事實,對兩家都進行了批評。聯大一般性辯論,有中國代表團團長的發言時,大廳裡往往是座無虛席。

 在兩極體制終結後,我們在聯合國裡高舉和平與發展的旗幟,一切有利於和平有利於發展的事情,中國代表團都旗幟鮮明地支援。一切不利於和平,不利於發展的事情,中國代表團都不贊成。在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中國是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出兵最多的國家。我們共派遣了2萬1千人次,參加了30項維和行動。

 中國在聯合國四十年的表現說明,世界需要中國。中國重返聯合國無疑提高了聯合國的威信,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發展與進步事業。

 二、中國需要世界

 胡錦濤主席曾經指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這是千真萬確的。

 中國曾經是一個在世界上領先了上千年的國家,但是在近代,我們大大落後了。我們為什麼會落後?五百多年的閉關鎖國,中國置身在世界的大變化之外,導致了中國的落後。封閉導致落後,落後就要挨打。這是小平同志總結幾百年的歷史得出的結論。要趕上去必須開放,開放必須走向世界。重返聯合國標誌著中國走向世界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中國重返聯合國,是中國當代外交史上的一個里程碑。1971年10月25日,聯大通過恢復我合法席位決議時,與我國的建交國僅有64國,而當時聯合國的會員國有131國,與我建交國不到會員國的一半。

 我到了聯合國之後,所見所聞,深刻地感受到,中國重返聯合國使我們的外交舞台大大擴大了。過去的外交舞台主要是亞非地區和社會主義國家。此外,發達國家中只有法國和部分歐洲國家與中國建交。而我們回到聯合國之後,我們就可以同世界各國打交道。舞台擴大了,有助於中國人擴大眼界。

 我重返聯合國後,與我建交國迅速增加,到1979年1月1日,我國與美國建交時,與我國的建交國已猛增到113國。在短短的七年之內,有49國與我國建交,大部分發達國家,都是在中國重返聯合國之後與我建交的。十分明顯,我恢復了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之後,加快了發達國家與我建交的步伐。

 重返聯合國為我國1978年以來實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我們的對外開放是對全世界開放,對全世界開放,需要正式的外交關係作為支撐。美國、日本、德國等大批發達國家與我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為我國同這些國家在經濟、貿易、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開展卓有成效的合作鋪平了道路。中國三十多年的大發展,舉世矚目。發展的速度如此之快,受益的人群如此之多,建設的規模如此之大,在人類經濟發展史上是沒有先例的。這樣的成果,如果沒有開放,沒有同世界上主要國家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那是不可想像的。過去四十年,我國對外合作的大發展,證明了中國也需要世界。

三、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

 全球化已經把世界連成一氣,中國的事情和世界的大局是密切相連的,也是相互影響的。胡錦濤主席提出要抓國際、國內兩個大局,這是很深刻的。我國重返聯合國,就是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典型事例。

 1971年10月26日,當毛主席聽說聯大通過決議恢復我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消息時,動情地說:「是非洲兄弟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非洲兄弟為什麼要把中國人抬進聯合國?那是因為我們對非洲執行了一條正確的外交路線。

 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的鬥爭風起雲湧,得到中國的堅定支援。非洲受殖民主義的剝削、壓迫最厲害。所以,六七十年代,非洲大陸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的鬥爭如火如荼。我們不僅在政治上、道義上支持這場鬥爭,而且為正在進行獨立和解放鬥爭的人民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還幫助他們培養了一批領導骨幹。

 此外,我們對已經取得獨立的非洲國家的援助是真誠的、無私的。最突出的是1970-1976年,我們幫助坦桑尼亞和贊比亞修建了一條長達1860公里的鐵路。這個專案花去我國當時三分之一以上的外匯儲備,幾萬工人奮戰在坦贊鐵路的工地上。這個行動感到了非洲。當時坦桑尼亞總統尼雷爾曾經說過:「過去,外國人也曾經在非洲修建過鐵路和公路,那是為了掠奪。今天,中國幫我們修建鐵路,是為了支援非洲的發展。」尼雷爾總統的講話,反映了非洲人民的心聲。中國人真誠地支持非洲,把非洲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那麼,非洲兄弟也就把中國人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來做。1971年,聯大討論恢復中國合法席位時,尼雷爾總統親自飛到紐約,坐鎮指揮;非洲最優秀的外交官阿爾及利亞外長布特弗利卡、駐坦桑尼亞大使薩利姆等,都奮戰在恢復中國合法席位的第一線上,衝鋒陷陣,在所不辭。

 改革開放初期,國內有人批評中國修建坦贊鐵路超出了我國國力,是好大喜功。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們把這件事情放在中國走向世界的大背景中來看,你不能不佩服毛主席、周總理老一代革命家的膽略和胸懷。恢復了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我們後來實行改革開放時,面對的是全世界,而不是面對狹小的外交舞台。這樣一個大好的局面,多少錢買得回來?我看多少錢也買不到。沒有博大的胸懷,不把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結合起來,是不可能有這樣的行動的。

 要開放,必須走向世界;要走向世界,必須登上世界舞台。聯合國就是世界大舞台。過去,我們講話,世界不知道,西方主流媒體也不報道。我們來到聯合國,講話全世界都聽到了,這可大不一樣。人家聽到你的聲音,才能了解你,了解你,才能開展合作。如果雙方不了解,合作是無法開展的。十分明顯,中國重返聯合國對中國後來的進步和發展,無疑有著巨大的推動。

 中國的大發展也推動著世界的變化,過去四十年世界的變化是巨大的。這次世界的變化與過去世界的變化有很大的不同。過去世界的變化源於西方,他們推動世界的變化,我們是被動的接受、適應這種變化。而今天則不然,我們是推動世界變化的動力之一。中國的大發展,推動了世界的和平、發展與進步。很顯然,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局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這是一種良性的互動。儘管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很多艱難險阻,但這個良性互動對中國,對世界都是至關重要的。

 2011年10月25日,中國重返聯合國四十周年,這是一個對中國、對世界來說,都值得紀念的日子。

相關新聞
36招挺港措施與香港應對金融危機:「挺港36招」初顯成效 潛力更待發揮 (2011-10-26) (圖)
來論:陳方安生「香港良心」面具被黑金政治揭破 (2011-10-26)
廿四味:林煥光主席是不明智還是另有所圖? (2011-10-26)
聯合國恢復我合法席位40周年感悟 (2011-10-26)
吳志森偏袒黎智英可恥 (2011-10-26)
從卡扎菲之死看阿拉伯世界 (2011-10-26)
尋求更多長者政策上的突破 (2011-10-26)
廿四味:陳日君「絕食」是為了淡化「收錢」醜聞 (2011-10-25)
縱論香港:黎智英勁蝕何以能做大金主操控反對派? (2011-10-25)
36招挺港措施與香港應對金融危機:中央「挺港」為香港青年開拓前途 (2011-10-25)
政經多面體:公共交通應承擔一半老人乘車優惠津貼 (2011-10-25)
凝聚各界共識 為港引入競爭法 (2011-10-25)
陳日君無資格批評國民教育 (2011-10-25)
《爽報》發窮惡 恫嚇廣告客戶 (2011-10-25)
李怡為黎智英醜聞開脫枉費心機 (2011-10-25)
36招挺港措施與香港應對金融危機:李副總理「挺港36招」助港化危為機 (2011-10-24) (圖)
指點江山:黎智英的幕後「放水」金主是誰? (2011-10-24)
廿四味:黎智英為何秘密捐款陶君行? (2011-10-24)
政棍淫媒狼狽為奸 始作俑者須受譴責 (2011-10-24)
田園快語:地價回落屬正常 限呎供應不宜變 (2011-10-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