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之
「禮義廉恥」被稱為「國之四維」,所謂「四維不張」將導致治國有失、動搖國本。因此,要把中國建設成為文化強國,必須以「勿忘四維」推動文化興國,以教化配合實踐國策,警惕「一切向錢看」的後果,才能使中華民族以卓越的文明受到世界讚頌,才可能爭取和平美好的光輝前途。
當前以文化興國為國策,引發全國風起雲湧推動文化建設的態勢,這正是國力增強、經濟蓬勃、與時俱進而文化軟實力都滯後的背景下,為建立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提出的正確、明智的號召。可以想見將創新改革開放的局面,創建中國歷史進程前所未見的新篇章。
按照國情體認,文化強國的措施是以強化文化產業為主要目標,而文化產業必然重視以「利」衡量作業。司馬遷在《史記》中早就提出產業一詞。闡其義也是重利。
中國當今的現實證明,以文化產業創利,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以中華大地不論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以及物產的豐饒,必能創造為世界所矚目的成就,既克服文化滯後的弊病,也抗衡西方(特別是美國)挾其文化產業向外拓展的優勢,作出反侵襲的競爭。正如研究西方文化產業的專家指出,以美國荷里活電影為例,它的影響力為視覺灌輸的是霸權主義「合法化」,又以美式的飲食文化滲透到中國各地區,不僅掠利嚴重,也令我們的風俗習慣受到衝擊,而不自覺其含有文化侵襲的內容。因此,及時重視文化產業,保護民族文化是必要的,也是適應競爭潮流的。
值得認真思考的是,在習慣於以往「一風吹」的爭相標榜文化建設的形勢下,應防義利不辨、唯利、唯政績是圖,忘了人文精神,忘了立國之本。可是環顧中國的現狀,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取得了國力的增強、經濟發展為舉世所欽羨,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改善,這是巨大的成就。但也帶來了各種消極因素,損害了國家、人民的利益。例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道德虛無主義盛行」(1),誠信缺失,假冒偽劣之風、人慾橫流之勢,幾如水銀瀉地,由此種種形成的貧富差距、社會矛盾,不能不構成隱患、隱憂。
憂患意識促使我們嚴肅想到人文主義的重大意義。著名的歷史學家唐君毅教授認為「我們中國的文化精神,在根本上一言以蔽之,即重人的精神」,「中國之道德倫理思想與哲學思想的核心,即在維持人的尊嚴。」唐君毅教授是精研儒家經典、學說的,千年以來以儒家治國的理論,禮、義、廉、恥被稱為「國之四維」的準則。所謂「四維不張」,就會導致社會動亂,治國有失,動搖國本。從「四維」的實質、精神上解讀就是人文精神,也就是重人的精神。唐君毅教授提的道德、倫理思想與哲學的核心,就是要求立人。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是由秉承「四維」而體現的。如果以國家、社會一切「向錢看」,是會導致民族的人格受害,也令文明不是弘揚而是倒退的。中華民族的復興正是要以「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維,內之仍漸失固有之血脈」(2),要求國人自覺發揚個性的尊嚴,「始雄屬無前,屹然獨見於天下」。(3)
事實上,中華民族必須以卓越的文明受世界讚頌,才可能爭取和平美好光輝的前途;必須「勿忘四維」推動文化興國,以教化配合實踐國策,警惕一切「向錢看」的後果。
註:1引自北京大學教授夏學鑾的談話。 (2)、(3)引自魯迅所著《文化偏至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