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建波 百家戰略智庫理事
美國宣示「重返亞洲」戰略以來,已透過政治、經濟和軍事三條戰線在亞太區域作全面部署和滲透,對中國進行圍堵。中國必須警惕及作出應對,必須因應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重新思考應對戰略破解西方政治、經濟、軍事的封堵壓力。
中國經濟實力日益崛起,儘管中國一直堅持「永不稱霸,和平崛起」的底線,但美國難以放下心頭的疑慮,因為美國一以貫之的全球霸權意識和霸主自尊,已扭曲了美國狹隘偏執的心理。任何大國的發展,都將被視為對美國的全球戰略利益威脅,她必定將你困鎖、壓制於萌芽狀態。導致前蘇聯解體的「冷戰模式」,正是美國在上個世紀的戰略創舉。中國如今已是亞太區域的發展中大國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自然成為美國的眼中釘,亞太區域也將成為美國未來的戰略重心和軍事關注焦點所在。
美插手亞洲事務 破壞地區和平
自去年初美國高調宣示「重返亞洲」戰略以來,美國已加快建立以經濟為核心,由政治、經濟和軍事為主軸的三條戰略軌道在亞太區域的全面部署和滲透。政治上,美國以「自由、民主、人權」為藉口,不斷干涉別國內政,進一步強化西方自由意識的政治滲透,製造區域動盪和地緣緊張局勢,今年北非和中東的持續亂局就是最好的例證。
經濟上,美國無視自身產業與經濟結構的失衡病灶,將其經濟疲弱、貿易失衡和失業率上升的責任推卸給中國,不斷將人民幣匯率政治化,一方面指責中國壓低匯率,在國際舞台頻頻施壓逼迫人民幣升值;另一方面,又忽視自身的危機角色和國際責任,不斷超發美元、量寬貨幣,持續做低美元,輸出通脹而令人民幣被動升值。不久前剛結束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美國總統奧巴馬一改往日溫文友善的假面,以咄咄逼人的態勢強硬指責中國「不守國際貿易航行規則」,對中國匯率政策「極度不滿」。「不守航行規則」與「製造全球匯率波動和貿易保護」的罪魁禍首正是美國自己,美國所表述和關注的「全球利益」實質上就是美國的霸權戰略利益。
近期美國重新主導驅動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拉入日本、阻隔中國,企圖以TPP肢解原亞太區域內穩定運行的經貿合作組織,即東盟「10+1」、「10+3」、「中日韓峰會」和「上海合作組織」等結構,進而孤立、瓦解、壓制中國經濟主導的戰略意圖已暴露無疑。
軍事上,美國不斷強化與韓、日、澳等傳統戰略盟友的軍事合作與聯合軍演,啟動並擴充對台軍售,製造東北亞和台海危機,以強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去年以來,強硬介入和插手南海事務,為菲律賓、越南撐腰,並實施軍備援助,拉攏日本、印度聯合壓制中國,嚴重破壞區域穩定與安全和諧。
中國必須作出應對打破圍堵
縱觀近百年的全球發展,地緣政治的動盪和軍事的擴張,永遠是「霸權經濟利益」的最終表達,二戰、中東戰爭、兩伊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等莫不如是。美國近期所展現的強硬姿態,已充分表明美國對其老大地位的擔憂。奧巴馬的急迫與霸氣,表面是為緩解經濟和內政的困局,轉移國內矛盾的焦點,為尋求明年大選連任拉抬聲望,歸根結柢還是延續和強化美國的全球霸權利益。
奧巴馬總統和國務卿希拉里在出席本月19日東亞峰會之前,分別到訪澳大利亞、菲律賓、泰國,再次高調宣示開啟「美國的太平洋世紀」和「重返亞太」的決心,並宣稱「美國是太平洋地區的一個大國,我們會一直在這裡」,誓言將解決區域內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南海主權爭議問題。美國將增加在澳駐軍,並從2012年中開始美國海軍陸戰隊將部署於澳大利亞基地。事實上,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從未真正離開過亞洲,駐日、韓、澳軍事基地不僅存在,而且在鞏固擴大。未來美國在亞太區域的軍事存在,將由東北亞的戰略據點,擴張至泛亞太區域的全部戰略要衝。
因此,中國必須警惕及作出應對,必須因應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重新思考應對戰略。我們是否應該調整意識形態的兼容治理和推進改革,破解西方經濟的歧視和軍事的封堵壓力;我們是否也應該把握好時機,尋求一個突破口,舒張一下沉寂已久的陽剛之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