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海軍此前起航遠赴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凡 北京報道)中國海軍近期在東海實戰化演練多設險局,遠航訓練趨常態化,且在短時間內即可出動。據軍方媒體報道,東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政委翟永遠稱,實戰化遠航訓練已成為常態,戰艦出海訓練動輒十天半月。某次演習錄像顯示,導彈改裝的靶彈加裝電子干擾設備和隱身塗料,發射密度達每五六秒一枚,在空中形成魚貫飛行的「導彈流」,令海區上空同一時刻有14枚導彈在飛。
中國軍事科學院未具名專家向本報指出,雖然是實戰化遠航訓練,但近海防禦依然是目前中國海軍的戰略要求。專家表示,此輪演練可謂一舉多得,組織艦艇編隊遠海訓練,可探索建立起中國海軍非戰爭軍事行動訓練模式,為未來可能更多出現的遠洋任務預做實力準備。
專家:展軍威顯雄心
他同時指,在訓練內容與手段上,創新高強度科目,錘煉重難點科目,按實戰要求深化對抗性訓練,能加快充實經驗,提高作戰能力,最大程度檢驗出部隊的真實戰鬥力水平;而且,訓練並無特定的針對性目標,但能在加強新型作戰力量建設的同時,彰顯中國海軍遠洋的雄心,並在客觀上展示軍隊震懾力。
近年遠航數為多年總和
據《解放軍報》報道,某潛艇支隊支隊長馬立新表示,訓練日誌顯示,支隊潛艇近年遠航訓練的次數是此前多年的總和。「以前準備一次遠航要很長時間,現在值班艇短時間內就能出動,很快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真正做到在大洋深處神出鬼沒。」
艦長:真靶實彈神經緊繃
「莆田」艦艦長陸強強說,演練壓力提升,向戰艦飛來的靶彈是真實的導彈。他必須一邊指揮對抗來襲導彈,一邊組織進攻「敵」艦,神經始終緊繃。
該專家指出,有觀點認為未來中國海軍的兵力結構,可能由遠海機動和近岸防衛兩大部分組成。不過,相信中國實現此設想的前提,必須是符合中國國情發展、軍隊任務職能與軍事能力支撐。他說,「中國海軍走向藍海是歷史的必然,但一定會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與和諧海洋的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