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新歐洲的新機遇與現實難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12]     我要評論

張敬偉

 布魯塞爾當地時間9日凌晨,歐盟27國,除英國外,經過馬拉松式的談判,終於達成共識,一致同意加入新的政府條約。新歐洲誕生了。如果說《里斯本條約》只是使歐洲形式上統一(政治和地緣上),新約則使歐洲變成了實質統一(政治、經濟和地緣)。不過,老牌大英帝國主動隔膜於新歐洲,讓人對新歐洲的前景充滿擔憂。

英國隔膜於新歐洲的隱憂

 新約使除英國之外的歐洲變得更像是一個「國家」,使歐盟的經濟政策趨向統一,尤其財政金融,各國失去了相當一部分自主權,交由歐盟統一設計佈局和制定,各主權國家由自主決策變成了決策與執行並舉。顯然,這是歐盟基於主權債務危機的現實教訓而不得不作出的選擇,歐元區內的危機亂象表明,僅有統一的貨幣是遠遠不夠的。統一的貨幣要靠統一的財經政策來托底,靠成員國財經紀律來制約,方能實現統一的系統目標。否則,經濟欠發達地區就會濫用歐元,過度消費國家信用,海量舉債度日,以便自己的國民享受到區內富裕國家的待遇。而在政治層面,則庸俗主義地濫用民主原則,各黨派在大選時刻一味遷就所謂民意,不敢在財政金融政策上進行革新。這是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慘痛教訓,也是新歐洲痛定思痛強化財經主權的主因。

 新約帶給新歐洲的機遇恰恰在此。首先,按照條約,歐盟委員會將有權參與簽約國的財政預算,對簽約國進行內政干涉。諸如希臘、葡萄牙乃至中東歐的一些國家將不得不按照歐盟委員會的權力監管執行財政預算。這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管轄與監管,更能有效地避免相關國家債務的入不敷出和寅吃卯糧。

 其次,新約對各國赤字進行了上限量化規定。據悉,簽約國政府結構性赤字不能超過該國GDP0.5%,而且必須寫入各國憲法以確保法制保障。此外,新約還設定了懲處原則,超過上限就面臨歐盟處罰,超過GDP3%則面臨制裁。這一條相當重要,將如此具體的經濟指標寫入憲法,就從根本上遏制住了各國利用民主原則各行其是的亂象。因為恪重法治傳統的歐洲國家不會和憲法過不去。

 其三,實行財政預算回報制度,簽約國必須向歐盟委員會匯報財政預算而不是報備,因為後者有權對簽約國預算進行修改。尤其是簽約國需要借債的時候,必須要向歐盟委員會報告。

 其四,新條約將在2012年3月簽署,這將釋放出強烈的信號,不僅給歐元區和歐盟挹注信心,有助於遏止愈演愈烈的主權債務危機,也對全球經濟提供了願景。關鍵是,此前國際社會對歐元區瓦解的擔憂已經消解,正如德國總理默克爾所言,新約使「我們正一步步重新贏得對歐元的信任,我們構築了對歐元信任的新基礎。」

 現實的新歐洲也讓美國釋然,8日,奧巴馬總統呼籲歐洲各國凝聚共識,他認為富裕的歐洲沒有理由無法解決當前的經濟問題。

新歐洲面對內憂外患

 但是,新歐洲也面臨著很多問題。

 一是英國被隔膜於外,雖然是主動孤立,卻也凸顯歐洲尚未真正實現統一。畢竟,英倫三島和大陸上的德法兩國被稱為歐盟的「三駕馬車」,沒有英國的新歐洲,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地緣上,歐洲都是殘缺不全的。「26對1」(歐洲議會議長布澤克9日批評英國)的情景,讓大英帝國的面子丟得乾乾淨淨,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卡梅倫則針鋒相對,稱英國永遠都不會加入歐元區,我們也永遠不會像其他國家那樣放棄自己的(財政)主權。如何處理和英國的關係,是新歐洲亟需思考的難題。從歐洲的歷史看,英國從來都不是旁觀者,讓英國邊緣化,歐洲的未來不是那麼美好。

 二是新約是德法兩國的勝利。兩個大陸國家如何協調對歐洲的主導權,也是未來歐洲的一大難題。更重要的是,由於其他歐盟國家的財經主權「被喪失」,主要基於主權債務危機的壓力。危機過後,歐盟小國是否會主動守約?共患難的新歐洲是否有同享樂的氣度和雅量?

 三是美國的態度。危機面前,美國支持新歐洲同舟共濟;危機過後,美國的態度恐會異動。聯合起來的歐洲,將會和美國爭奪全球老大的地位。何況,一直在大西洋兩岸充當調停者的英國,也為美國所利用,確切講是兩者一拍即合,西方世界內部的齟齬恐怕由此而生。

相關新聞
指點江山:批評成名的文章踩了誰的痛腳? (2011-12-12)
來論:依法參選 人人平等 (2011-12-12)
建立歐洲經濟一體化任重道遠 (2011-12-12)
反對派大搞所謂初選打什麼算盤? (2011-12-12)
新歐洲的新機遇與現實難題 (2011-12-12)
中國日報:彭清華的權威解讀 (2011-12-12)
田園快語:新東醫療告急 改善刻不容緩 (2011-12-12)
中國入世十周年的啟示 (2011-12-10)
公民黨「六逆」被港人唾棄 (2011-12-10)
神棍訟棍政棍禍港 (2011-12-10)
政經多面體:解決劏房問題的建議 (2011-12-10)
來論:批評成名文章 哪一點講的不是事實? (2011-12-09)
新工黨以勞工為名搞政治為實 (2011-12-09)
義工精神 社會力量 (2011-12-09)
關注長者乘巴士的安全 (2011-12-09)
兩地文化合力影響世界 (2011-12-09)
來論:公民黨禍港殃民 民望必然「插水」 (2011-12-08)
廿四味:美領事再次吹響了反對派的集結號 (2011-12-08)
大學校長不是「政治和尚」 (2011-12-08)
美國的外交哲學 (2011-12-0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