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今講台:龍的精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11]     我要評論

吳羊璧

 易經的第一卦,就出現「龍」。第一卦(乾卦)是這樣開始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一句帶哲理性的話,很受人們喜愛。這句話鼓勵人們自強不息,遵從天地之間的活動規律,這給人們帶來了十分正面的啟示。然後說到了龍,「時乘六龍,以御天也。雲行兩施,天下平也。」

 這裡說的「時乘六龍」,御天,施雲雨,說的是天地間正常的運行狀況。能夠掌握天地自然的規律行事,就能夠諸事順利了。「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這就進入了「天行健」的狀態。

 每一卦有六爻。(爻是構成《易》卦的基本符號,有陰與陽。陽爻是一橫畫,陰爻是中斷的一橫畫)。六爻的交錯,組成了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每卦有爻辭。第一卦的開始,就是「潛龍勿用」,說到了龍。

 「龍」在這裡,讓我們理解為天地間的正確規律吧。「潛龍勿用」,是天地運作的一種情況。在某種情況下,龍是在潛伏,聚蓄力量,暫不多動作。跟著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可以做一些事了。當然是遵從天地規律的。(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這都是說符合規律的正面狀況。)「龍」在這裡,可以理解為掌握規律而作出的行為。龍也是有進要潛伏勿用,有時見龍在田,從事合時的活動。今年龍年,我們同樣是要努力按照客觀規律行事,這就能夠萬事順利。

 《易經》,有六十四卦。人們愛占卦,有時也拿《易經》來作占卦之用。但是《易經》的六十四卦,其實是歸納世間萬事,取出六十四種類型,成為六十四卦。但《易經》不是簡單的占吉凶,你占得一卦,只是說你現在所處的狀況,正好是某一類型。每一類型都要看客觀實在情況,再好好發揮。

 《易經.繫辭下傳》,敘述包羲氏始作八卦的情形,「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歡鳥類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包羲氏的時候,還沒有文字,就靠眼觀天地萬物,歸納為若干基本的道理,用一陽一陰的兩橫劃,組成八卦,進而六十四卦,這樣來表現天地萬物規律的道理,真是了不起的事。所以,每一卦,其實就代表著某一方面的狀況。這裡面,同樣包涵著多方面的內容與變化。所以,占得一卦,可以思考的內容很多。就像龍,龍在這裡也表現了客觀規律的變化。有時見龍在田,有時潛龍勿用。

 今年龍年,祝福大家更有龍的精神,結合實際情況,做出更好的成績。

 易經的《繫辭下傳》,生動地描述包羲氏、神農氏的時候,這些傑出的領導人物,怎樣掌握天地客觀規律,而使人民的生活一步步地創新、改進。神農氏的時候,改善了耕作器具,發展了農業,於是產品多到可以進行交易:「日中為市,聚天下之貨」。這時人民的生活大大豐富了。

 現在,人們掌握的知識和技術更多,因此,科學家們所思考的已不只是普通工具的製作,現在是想上天了。人類發射的衛星已經在宇宙間運行,人們想飛去探索那無窮的宇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衛星是今天人們製作的龍,這些龍還在不斷地向地球人類傳回宇宙的訊息。這些真實的龍,比人們以往想像的龍,神通廣大得多了。

 龍年,人類精神上的龍,比過去任何時候的龍,都更神奇,更偉大,正在創造神奇的未來。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因為美,我們向前行去 (2012-01-11) (圖)
古今講台:龍的精神 (2012-01-11)
豆棚閒話:談旅遊文學 (2012-01-11)
生活點滴:襄陽好風日 (2012-01-11)
來鴻:遙想故鄉黃花 (2012-01-11) (圖)
歷史與空間:秋風秋雨蒼山 (2012-01-10)
亦有可聞:綽號之趣 (2012-01-10)
豆棚閒話:唐詩宋詞裡的刀光劍影 (2012-01-10)
生活點滴:學做老人 (2012-01-10) (圖)
詩情畫意:誰給我們這樣的痛 (2012-01-10)
歷史與空間:淺談清代生育神信仰 (2012-01-08) (圖)
來鴻:周 伯 (2012-01-08)
文藝天地•短載:我們這些山上來的人(廿八) (2012-01-08)
文藝天地•試筆:家鄉小菜 (2012-01-08)
文藝天地•浮城誌:脫水,上了岸 (2012-01-08)
歷史與空間:緋聞女友李季蘭 (2012-01-04) (圖)
古今講台:龍的塑像 (2012-01-04)
亦有可聞:多言招悔 (2012-01-04)
古典瞬間:考課與民眾之音 (2012-01-04)
生活點滴:放學路 (2012-01-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