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院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公布了「2011年LIVAC泛華語地區中文新詞榜」,這是本中心自2004年以來第八次公布「新詞榜」。LIVAC新詞榜是依據本中心創立的「LIVAC泛華語地區語料庫」收集統計的資料,經科學甄選得出的結果。LIVAC新詞不同其他的一些流行詞、銳詞,主要有以下3個特點。
LIVAC統計3特點
一是時間性,入選的新詞絕大部分是2011年最新產生的,個別產生於2010年底,而主要流行於2011年的,也酌情入選。二是地域性,所有新詞源自港台京滬泛華語地區,可以觀察到詞語在各地同時產生,或先後產生,或是轉移,為新詞的地域演變提供有力的依據。三是認受性,由於所有新詞都是來自各地主流中文平面媒體,出現頻率較高,廣大讀者較為熟悉,具有一定代表性。
涵蓋政經生活文體
2011年可謂多事之秋,世界及泛華語地區發生了諸多重要事件,入圍的新詞也緊貼2011年各項重要新聞事件,涵蓋政治、經濟、生活、文體等方面,既有普遍性又各具地方色彩,這再一次說明,新詞語的湧現,總是緊貼社會人文,反映各地區的文化生態,說明了語言源於生活、源於社會的道理。
以下介紹數個世界範圍且較具代表性的新詞:
1.「希債危機」(台灣稱為「義債」):希臘加入歐元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出現巨額赤字,經濟下滑,終致無法償還到期債務,接著蔓延到意大利的「意債危機」乃至整個歐元區,「蝴蝶效應」影響下的歐債危機,引發歐洲金融市場大動盪,成為2012年全球經濟面臨最大的隱憂。
2.「茉莉花革命」,北非國家突尼斯一名年輕無牌流動小販被取締,事後自焚抗議死亡,事件引發連串示威,最終導致總統阿里下台。革命浪潮蔓延至非洲多個國家。由於突尼斯的國花是茉莉花,這場革命被稱為「茉莉花革命」。
3.「巴菲特稅」: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國會提出減赤計劃,建議向年收入超過百萬美元的富人徵收「巴菲特稅」,希望實現未來10年內減赤3萬億美元的目標。「巴菲特稅」能否拯救美國經濟不妨拭目以待。
4.「卡恩案」:前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史特勞斯卡恩(Dominique Strauss-Kahn)被控強姦紐約索菲特酒店女服務員,經拘留、聽證、軟禁、出庭等一番折騰之後,終以美國檢方撤銷檢控收場。涉及政治、法律與道德交鋒的「卡恩案」,充滿戲劇性。
5.「裙裝令」:世界羽聯為吸引觀眾,強令推行「裙裝令」,要求羽球女將們穿上裙子比賽,但由於被指有性別歧視,各方反對強烈,該項強制令被迫推遲。
此外,有關新詞還有:反霸凌的「粉紅T恤日」、從遊戲變到真人版的「憤怒鳥」,以及向容易致肥食物徵收的「肥胖稅」等。有興趣的讀者,可登入本中心網站http://livac.org/newword,瀏覽進一步詳情。 ■教院語言資訊科研中心蔣震(語言科學)講座教授鄒嘉彥主持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